• 364阅读
  • 0回复

[父母堂]国外虎妈是如何“鸡娃”的?这位虎妈的故事,戳中当代父母的神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3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7-15

  




今年这学期过得真是快,刚开学的“学术滑坡”没来得及拯救,还在愁要怎么补回网课期间落下的知识点,猝不及防地,暑假滑坡又要来了。
对于“暑假滑坡”这一严峻的普遍现象,美国科罗拉多州教育部门曾做过专门研究,结果显示:

  如果孩子不在夏天参与任何活动,100%的孩子都会丢失掉一些他们前一学年学习的内容。


  开学以后,孩子需要花4-6个星期补上暑假丢失的知识。


  在暑假,孩子会忘掉2.6个月的数学知识和2个月的阅读知识。


  暑期滑坡是累积的,每一个夏天都会下降一些,导致孩子的整体学习水平落后。


  孩子在小学时期累积的暑假学习经验,会有很长远的影响——甚至影响到高中以及大学。

为了防止暑假滑坡的负面影响,身边的很多家长都在讨论,暑假期间要怎么好好“鸡娃”。
刚好我最近看到一部2020年最新出品的教育纪录片——《你好未来人类》。其中的一集,就讲了“中国特色”的虎爸虎妈,是如何鸡娃的,又是怎样避免孩子们成为考试机器……相信每位家长看了一定都有所感悟。




为了探索现代科技教育的解药,纪录片制作者、前路透财经评论员、4岁男孩妈妈的陈一佳,历时16个月,走遍英国、以色列、美国、肯尼亚、中国这五个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在多样的文化背景下探索了一些家长们最关心的教育问题。
1
华裔少年海外节目爆红
强势“虎妈”引发热议
有一个词叫做“Tiger Mom ,虎妈”。虎妈是全世界人心中最“凶”的妈妈,这也几乎成了大部分人眼中国母亲的代名词。
在不少外国人眼里,中国式虎妈苛刻、没有人情味、过分在乎成绩……这些年来,外国媒体给这些中国妈妈们打上了不少负面标签,但虎妈教育出来的中国孩子,却能在各种竞赛中所向披靡、成为人群焦点。
在英国,有一对母子广为人知,来自中国的“虎妈”晓菲和儿子何家进。




去年3月21日,华裔男孩何家进曾在英国一档著名竞技节目《天才儿童》中大放异彩,年仅11岁的家进一战成名,表现出超群的记忆力、心算能力和临场反应力,被称赞是名“小天才”。
同时也把场外“虎妈”晓菲的教育方式,推上了风口浪尖。
家进因为一次表现失误,得到了妈妈的严厉批评,更因此引发了外媒的广泛讨论。▼




在英国媒体赞叹家进的出色的同时,不忘“酸”一把晓菲的教育方式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虎妈”教育下的中国孩子,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什么都做不好,也就是高分低能。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孩子,也总被贴上“书呆子”“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标签。
2
中国“虎妈”们错了吗
是压制还是进步
事实果真如此吗?制作组专门来到家进就读的英国伯明翰顶级公立高中,这是当地最好的公立学校,想要进去,必须经过竞争非常激烈的考试。
了解了家进的日常生活后,真相自然让那些揣测的媒体打脸:家进不仅学习好,还多才多艺,橄榄球打得好,会小提琴和钢琴,人缘也好,有一群很不错的小伙伴。




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啊,那虎妈晓菲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晓菲觉得海外学校教授的内容比起国内过于简单、进度太慢,于是自己单独为儿子制定一份学习内容并加上课程表;
除了单独制定课表,晓菲还和儿子共同学习,这样就可以随时考察儿子有没有掌握;
家进父母从小给他制定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是当一名医生,晓菲在家进从小到大的生活中,为他提供了一切和医学有关的引导、资源;
为了激起儿子的职业理想,还带他去了伯明翰大学,跟着教授做生物科学实验。
鸡娃和自鸡同时进行,是晓菲作为虎妈的坚持。
实际上,耶鲁著名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专门在新书中宣称,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值得全世界认真学习:

  “其实全世界的父母在育儿方式上都在改变,而且跟中国父母育儿方式的相似度也变得越来越高,都在向中国家长靠近。”

有调查统计显示,各国家长花在育儿上的时间,从1987开始,近40年的时间里,持续上升。




纪录片制作人陈一佳女士,常年在美国工作和带娃,一直以来也是采取“鸡娃”的教育方式的:

  “以前一直以为美国孩子的童年都特别轻松,现在才发现,在美国,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爸爸妈妈们,和中国家长们一样多,也是一样从小操心。”





陈一佳给4岁的儿子北北报名了纽约的天才妈妈辅导中心,北北要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停地刷题、做各种训练和测试。
一开始我还奇怪为什么要让还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拼。了解后才知道,北北还有一年就要申请学前班了。而在纽约,能进小学天才班的小朋友,几乎都上过像北北这样类似的课堂。辅导老师也说:没有什么天才儿童,只有靠多努力多刷题,只有练得够多,才知道才入学考试的时候怎么答。




全世界的父母,都在靠拢中国家长。
不只有中国家长在鸡娃,鸡娃是全球统一化的选择,教育的焦虑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全世界的父母都在拼命鸡娃。
3
鸡娃的同时别让教育失衡
别忽视了那个真实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有一款游戏叫做《中国式家长》,模拟了背景在中国的孩子一个成长的过程。




从宝宝刚出生睁眼起,游戏就会开始倒计时,距离高考还有多少个回合。玩家作为宝宝的“家长”,根据不同的年龄,需要在每个回合安排孩子的时间,课程、娱乐、补习……当然在一定的回合后都有一张成绩单。
游戏的最后以“高考”为结局,玩过的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虚拟子女的成绩单:有的人可以考上北大清华、有的人考了个普通的大学、有的人考上了三本……当然也有可能告诉你,你家孩子考上了“家里蹲大学”。
游戏在设计的时候有两个数值:父母的满意度和孩子的压力指数。这两个数值此消彼长。不能保持平衡,就会直接game over。
在节目中,虎妈晓菲也上手体验了一把游戏,想要看看虚拟世界的儿子的结局是如何的,结果让晓菲很崩溃: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虚拟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后,孩子因压力太大,彻底崩溃了。




游戏里的孩子崩盘了,那真实的儿子家境呢?
在清华大学心聆学习中心里,家进进行了一场太空舱测试,结果表明,家进的空间感知、工作记忆能力、数学认知和想象力等各个智力指标都远超过同龄人,没有短板。
唯一的缺点是,潜意识层面的压力和紧张,同样达到了顶级。




在我们“鸡娃”的同时,可千万别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当我们把对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转化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严格和压力”,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到底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别因为家长的焦虑就忽略了孩子真正想要的,就像晓菲所说:

  儿子常抱怨别的小朋友不用做功课,而自己什么都要做。自己心里所想的是要给儿子最好的东西,包括知识和讲解。


  但就忽略了孩子想要的只有20分钟,你只要20分钟,你要看着他的眼睛,你要真的是理解他的感受,你倾听他的需要,让孩子知道我的父母,是关注我需求的。





全世界都在鸡娃,国情不同,鸡娃的方式也不同,有几点是我觉得值得去思考的:
① 注意观察和识别孩子的天赋倾向,找到之后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自己的孩子;
② 学业成绩的确非常重要,但心理的成长也相当重要;
③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在育儿的同时也要自我提升、不断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作为家长,怎么去抚养一个快乐而机敏的孩子,是一个值得终身跟进的投资。
没有完美之法,常葆自省之心。
这个暑假,你有什么鸡娃计划吗?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