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8阅读
  • 0回复

[教育故事]南大毕业,甘当“山里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
铜币
46
威望
22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14
— 本帖被 admin 从 教育故事 移动到本区(2021-07-05) —
来源: 公益e家人 许亚薇 fEf ",{I  
^UHt1[  
J;,6ydf8!  
2019-02-18
JG @bl  
; >Tko<  
南京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湖北省巴东县支教,一待就是六年。对于30岁的袁辉来说,生活与年龄无关,与背景出身无关。他说,“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当然要自在地做自己。就像哲学家尼采追求和探索的一样,‘成为你自己’。” )F4H'  
%p6"Sg*  
[,e[~J`C  
还记得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那位“快乐的乡村教师”袁辉吗? S'#KPzy.  
jE|Ju:}&  
i$gm/ZO  
R h zf.kp  
&;S.1tg  
!7 "-9n  
南京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湖北省巴东县支教,一待就是六年。 AD^9?Z  
9kss) xy  
zc>/1>?M  
对于30岁的袁辉来说,生活与年龄无关,与背景出身无关。他说,“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当然要自在地做自己。就像哲学家尼采追求和探索的一样,‘成为你自己’。 ac%%*HN,  
L\_MZ*<0[  
6*9hAnH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这位自称“生理上好像没有不快乐的机制”的乡村教师,了解他大学毕业后选择投身乡村教育背后的故事~ % \p:S)R  
RL7OFfMe  
Fn.wd`'0  
Z? u\  
无限期支教 Cg<:C?>!p  
zim]3%b*A;  
Cy-q9uTm  
S^'?s fq  
G{ ~pA4  
六年前,袁辉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随即放弃了导师推荐的工作机会,只身前往距离家乡徐州1000公里外的湖北巴东,开启了他的“无限期支教”之路。 w|!>>W6J  
JYB"\VV  
h^h,4 H\r  
回忆起6年前的决定,袁辉也说不出自己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好像并没有考虑很多,只是非常单纯地想去支教,然后毫不犹豫行动起来,开始找合适的学校。 L"6qS3 [=  
2V %si6  
xvOGE]n  
RO"c+|Py  
>Vz Gx(7q  
U?97yc\$  
袁辉先后去往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和贵州都匀县的两所学校,但两所学校暂时不缺教师,当地方言也艰涩难懂,他不得不另觅他处。 d%VG@./xq  
N v}'"V>  
58)`1p\c'  
一天,袁辉不经意间记起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拐杖教师”谭定才。在湖北省巴东县乡村教学点坚守着的谭老师,“指引”着袁辉走进湖北的大山深处。袁辉坐上火车,然后辗转汽车、三轮,几经波折来到谭老师所在的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 %SuEfCM  
a<9gD,]P  
{)nm {IV,  
▲ “拐杖教师”谭定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awLN>KI]</  
G&$+8 r  
面对眼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伙,谭定才有些疑虑:一个名牌大学生,千里迢迢跑来山里的教学点教书,他想清楚了吗?能坚持住吗? a]XQM$T$  
t<s:ut)Q!  
sN0S~}F+  
谭定才试图劝导袁辉再考虑考虑:读完大学,还是回去找份好工作。 o"dX3jd  
.^j6  
1CK}XLdr  
然而,坚定的袁辉还是留了下来。脚步踏踏实实落到大山里的那一刻,他看着乡村孩子纯朴的脸庞,呼吸着大山深处清新的空气,一切都是袁辉期待中的模样。 ]ZKmf}A)1P  
t:NTk(  
d 1VNTB  
袁辉找了间空教室,收拾好简单的桌椅床铺,摆好带来的十几本书,支教生活开始了。 T^.;yU_B?  
#s'9Yd d  
Wh6jr=>G  
}z:g}".4  
\o3)\ e]o  
与孤独对抗 Z ? `  
]7 " W(  
dYV'<  
yx?Z&9z <  
'7AlE!7%  
“好山好水好无聊”,没几天,孤独感如周围寂静的大山一样,默默吞噬这个年轻人的意志。 SQx%CcW9d  
'lNy&  
spter35b[  
“下午三四点放学,孩子们回家了,我搬了椅子坐在教室门口,突然有点失落。”袁辉说,那是六年来最艰难,最想放弃的时刻,“万事开头难。” `_Iy8rv:P  
^Uss?)jN4  
A .tONPi  
\x?q!(;G2  
S^0Po%d  
|6/k2d{,(  
支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和坚持,难道就这样轻易放弃吗?大学毕业后才开始支教,就是为了避免像其他支教者一样教一两个月就走,总不能当半路逃兵吧?! by; %k/  
_1jd{? kt  
_V\rs{ 5  
面对困难,袁辉从未有过退缩。他尝试让自己走出困境,专注于思考教学,摒弃掉刚到大山时的一腔热血,主动融入乡村,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B@g 0QgA  
P @N7g`u3}  
Y^DS~CrM  
1M+o7HO.mG  
6U[`CGL66  
5VI c  
巴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留在乡村教学点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有的来自单亲家庭。袁辉发现,下课时调皮欢脱的孩子们,上课时反而变得少言寡语,这种反差让袁辉陷入沉思,他要想办法进行启发和引导。“一方面要保护孩子们的天性,玩时放得开、打开心扉;另一方面训练专注力,学习时静下心,提高效率,专注于课堂。 ;BzbWvBo  
R{Q*"sf  
?,~B@Kx  
N"Y)  
R&}"En`$s  
u:#+R_0#97  
袁辉不是师范毕业,为了让孩子们快乐的读书和学习,他动脑筋设计出融合情景剧元素的课堂教学模式。 j f25Ky~  
1sp>UBG  
Y/cnj n  
在讲贾岛的《剑客》时,袁辉找来墨镜与玩具剑当道具,和学生们比拼表演和吟诵,看谁更有剑客风范。上生命安全教育课时,袁辉将知识点设计成情景剧,学生们随时上台“出演”角色,袁辉不时穿插提问。 :ad  
<y#-I%ed  
W FVx7  
(n:d {bKV  
, 6 P:S7  
<>JN&#3?  
在讲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袁辉给孩子们开设古典文化课,教古诗与古汉语。他尽可能的把素质教育的元素融入课堂,带领孩子们一起读诗、写诗、画画、学书法。城市孩子能学到的东西,他尽己所能地教给山里的孩子。 :L gFd  
/W&Ro5-  
.y'iF>QQ\  
除了专注于教学,跟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个性开朗、天生乐观的袁辉慢慢地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Au Ib>@a  
iIWz\FM  
a9S0glbwf  
iq'hel  
 pleLdGq  
T\ 7z87Q  
每到周末,袁辉总会去孩子们家中走访,跟老乡聊天学说巴东话,或者去附近爬山“郊游”……他说,自己从小就乐于接受挑战,一直觉得克服困难是一件有趣的事,融入当地生活后,好像就真的成了村里人。 c"`o V! m  
x<^+nTzN  
j9"uxw@  
渐渐地,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附近学校的同行,纷纷听说姜家湾来了名校高材生袁老师,教课有趣又有新意。 e 0iE6:i  
v5 STe`  
Sq^f}q  
2014年,在姜家湾教学点支教两年后,同一个乡镇的白沙坪小学校长找到袁辉,因为缺少年轻教师力量,希望他能过去工作。 W" >[sn|  
F:nhSd  
hu}`,2  
经过沟通,袁辉答应了白沙坪小学的邀请。 ^<X+t&!z  
K%AbM#o<  
k L\;90  
u!I Es  
)p*I(y  
知识的温度 gz fs9e  
T"7Ue  
xCU^4DO3p  
hTgWqp  
ZC}'! $r7  
白沙坪小学有85名学生,半数以上在学校寄宿。 ":s1}A  
:pj 00  
'<! b}1w0  
作为志愿者,袁辉给孩子们教过语文、数学,还当过班主任。 lb M)U  
Cm@e^l!  
x\taG.'zX  
今年下半年开学,袁辉没有被安排固定的科目,他像螺丝钉一般,哪里需要就去哪儿。有时候,他还会去附近的中学给孩子们讲古典文化课。 d%1T v1={  
sf{r s*bgp  
NA%M)u{|  
除了给学校里的孩子们上课,袁辉还有个特殊的学生——田艳青。 Bk,:a,  
Co[fq3iX#  
"f^s*I  
Q72}V9I9  
B-Bgk  
533n z8&9@  
时间回溯到2012年秋天,刚开学两周,姜家湾教学点一年级学生田艳青被狗撞伤,腿部出血并骨折。得知艳青受伤没来上学,袁辉火急火燎地跑到艳青家。  2fZVBj  
\Tq !(]o^  
WAr;g?Q8  
看到艳青,袁辉毫不迟疑地做了决定,然后跟艳青妈妈说:“我最近抽时间到家里来给艳青补课。” &+V6mH9m@  
#OlU|I  
"|P8L| @*  
本以为只是普通骨折,哪曾想艳青后来竟多次骨折,最终被医生确诊患有罕见病成骨不全症,即使是幅度不大的活动都可能引发骨折。 n8W+q~sW%  
reo  
Ln6\Iis  
从此以后,袁辉开启了每周2-3次的“送课”。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袁辉东拼西凑了1000元钱买了辆二手摩托车,风雨无阻地去艳青家上课。 ~)>O=nR  
:`('lrq  
K_/-mwA v  
DUBEh@  
vv='.R, D  
o,o,(sII  
时间眨眼而过,从2012年持续到现在,艳青的整个“小学”,都在袁辉的“送课”中度过。 VB 53n'  
A+3,y<j\  
“艳青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虽然每周只上两三次课,但她的功课却没有落后,甚至比同年级的学生还要棒。”袁辉说,现在她读六年级,明年上初中了,最近正在跟艳青妈妈商量读初中的事,希望她能把学业继续下去。 hP1}Do  
c@H_f  
'Cw&9cL9w  
每当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袁辉总是不自觉地想要伸出援手,即使他一个月也不过只有一两千元的收入。比如2015年,袁辉获得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刚拿到奖金,他就帮清太坪中学的一名困难学生垫付了一学期的餐费。 pxm{?eBz  
{OFbU  
UjCQ W:[  
1Rrp#E}  
0($@9k4!/  
* V;L|c  
为了改变山里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水平,袁辉发动身边的朋友,邀请他们到山里走走看看,“不少朋友来了就不想走,觉得这里简单单纯,有的跟困难学生结对,资助他们读书。”袁辉还联系过南大红十字会、湖北记忆支教助学服务中心等组织,为山里的孩子募集图书、衣物、文具、体育用品等。 M"QT(u+  
0 *!CJ;%N  
tQ!p<Q= $)  
kLc}a5;  
dkTewT6'  
OZ{YQ}t{^1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每到假期,袁辉都会联系湖北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爱心社团在白沙坪小学和附近山村开展夏令营,开设科学课堂,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们接触外面的世界。 ,H6*9!Dv2  
JjBG9Rp{  
SN w3xO!;&  
2018年,袁辉母校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也来到巴东县官渡口镇,4名“准研究生”在这里展开为期一年的支教,并将巴东作为支教点接力下去。 <dzfD;  
G@s]HJ:  
tBR"sBiws  
+?"N5%a%F  
“浪费”生命,却不辜负人生 Td!@i[6%H  
@tv3\eD  
h SGI  
b{T". @b  
2018年5月,中国青年报记者朱娟娟带着满腹疑问前往白沙坪小学:远离家乡去大山里支教,生活清贫,袁辉到底为什么要去支教,又为什么坚持了这么久? Bw5zh1ALC;  
E=N44[`.G  
 pkWJb!  
“袁辉追求的东西与许多人不一样。”朱娟娟说,他喜欢简朴、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白沙坪小学,他设计别致新颖的课堂;课下,他为学校和孩子们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课间,孩子们亲切喊他“袁哥”;周六校外的马路上,孩子们愉快、自然地与他打招呼,问他“什么时候回来”,要和他一起玩。 XLwmX i  
kmfz=q?  
5:3%RTLG  
yGGQ; !/  
w-f[h  
jUny&Alj  
“与袁辉聊天没有距离感。”朱娟娟说,虽然远离城市,“蜗居”在恩施的大山里,但他的思想见识一点都不out,远在许多同龄人之上。 =W+ h.?  
M#<U=Ha  
m417=wf  
袁辉自称“土辉”,不爱打扮,但清澈阳光的声音和发自内心的笑容却打动人心。 uu08q<B5b)  
P .I <.e  
Fh2$,$ 2  
后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采访袁辉的稿件《满地六便士,他抬头看见月亮》。 nR%ASUx:Y  
,-!h  
e,j2#wjor  
在袁辉的眼里,待遇和金钱远没有自我实现重要,“成为你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就像他最爱的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这样一句话: %N((p[\H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Po+I!TL'  
zJ-_{GiM*L  
LOm*=MVex  
sK1YmB :~a  
. M Ni)+  
+Fn^@/?yC  
到现在,袁辉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他觉得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也没有考虑何时离开乡村、结束支教,“就像曾经得过的其他奖一样,我还是会继续留下来,好好陪伴孩子们。” 4sU*UePr  
ryhme\%l;f  
DeqTr:  
采访中,袁辉提到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一首诗: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我想我用心把乡村支教这一件事情做好,就足够了。”袁辉说,人要把自己的生命“浪费”掉,但是要“浪费”到最美好的事业当中去
KDx~^OO  
rHS;wT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记录每一位乡村教育者, 让乡村儿童健康生活,阳光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