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4阅读
  • 0回复

[夜读]越高级的人生,越懂得“留白”(深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抖音/头条/西瓜视频号:yangersaocom)
 

发帖
2083
铜币
6276
威望
8982
贡献值
0
银元
2524
宠物信息
宠物: coco [查看]
性别: 女仔
年龄: 214周岁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24

  

文|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
心理学有个理论叫:空白效应。
大意是说,一副作品要留给观众想象空间,才能达到恰到好处的效果。
在中国美学艺术中又称之为“留白”,用空白渲染出别样的意境,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声处听音。
赏徐悲鸿的马,可闻及呼啸而过的风声;观齐白石的虾,可感受水中的清澈见底。




人生亦是如此,过度繁杂终究会成为败笔,世间万事万物,十全十美并非就是极好。
木心先生说:“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诚然。做人若想达到至高境界,必得先学会“留白”。

人生有度,物极必反
《菜根谭》有言: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
其实仔细想来,万物皆是如此,花唯有含苞待放时最美,喝酒微醺时感觉最好。
说到底,不过讲究的是一个 “度” 字。
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和太尉庾亮互相赏识,结为好友。
一次,庾亮因叛乱出逃,事后准备联合陶侃征讨叛军。
二人见面后,庾亮先是引咎自责,陶侃见其颇有风度,便邀请他一同吃饭。




宴饮闲谈中,两人聊得越发投机,此时忽然端上来一盘薤头,庾亮吃的时候顺手留下了薤头根部的薤白。
陶侃问他:“为何留下薤白?”庾亮回答道:“留下来还可以再种。”
从此之后,陶侃对庾亮的赏识又多了几分。
人生正如这薤头一般,唯有懂得“留白”,给自己和生活都留有余地,才能算得上有始有终。
俗话说:做人有尺,行事有度。若是失去了尺度,用力过猛,则会物极必反。
前段时间,年仅39岁的作家赖宝突发心梗去世,很多人都十分惋惜,他的最后一条微博里写着:



“活着活着,梦想竟变成了欲望。”
再去翻看他以往的微博,就会发现满满都是中年人的疲惫。
用力工作,用力生活,用力去完成梦想,用力去追求完美,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力向前走,可有时候却忘了自己是否能承受那么多。
“带货一哥”李佳琦,去年一整年直播了389场,常常到了凌晨4点才能结束工作。
在这个流量不断更替的时代,他坦言根本不敢停下来,或许一天不直播,自己就会被替代。




图源:网络
而长期高负荷的工作,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压力,更是身体上的损伤。
前些日子,他也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频繁请假。
人活着,切忌过度用力,不留退路终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放下枷锁才能更好前行,留下一片空地,才能自在行走于世间。

人到中年,学会留白
古人云: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利不可占尽。
人到中年,看多了世间事,便明白了所谓“尽头”意味着什么,当一切到了尽头,往往也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
进退得当,学会给生活留白,才能在方寸之间品味到回甘的滋味。
人生最好的状态,或许正如黄渤所说:“在半山腰的时候是最开心的。
在半山腰的时候,有往下俯视的快感;而往山顶看还有一定距离,依然充满希望。”
懂得留白,就像是站在半山腰看山中风景,有向上攀爬的力量,也依旧能感受风光无限。




16年前,许巍唱着“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红遍了大江南北。
如今52岁的他,越发喜欢平淡且清静的小日子,在郊外租了个果园,空闲时间就看书、写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很多人还奔走于名利场时,他已然在历经岁月的刁难和抑郁症的困扰后,真正读懂了生活。
他早已不再是“仗剑走天涯”的少年,但他依然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欣赏世间美好。
就像林清玄说的那样:生命若减到极简,一只蝴蝶就能找到无限的花园,一棵树里就有美丽的江山,一朵云就是无垠的天空。




曾看过一个故事:一支淘金的队伍在沙漠中行走,时间久了,大家都感到疲惫不堪,难以继续负重前行。
但有一个人却悠然自得,十分轻松。
于是有人问他:“你为何如此惬意?”
他回答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生活也是这样,当你觉得很累的时候,或许可以试着放下一些繁杂的事物,真正高配的人生,都是极简的。
到了一定年岁,让心归零,学会用“空杯心态”去面对人生。
浓墨重彩,皆可绚烂夺目;留白之处,亦是空谷幽兰。

将满未满,终得圆满
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每天话题不断,而一开始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宁静的一段采访。
面对镜头,宁静坦言:“我就是不想跟外界有很多的接触,我不要饭局,我不要聚会,我不要派对,我就要在家里宅着。”




看到这里,深有同感,很多人都逃不过这样的艰辛历程:
为了和朋友维持关系,不惜牺牲仅有的独处时间去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为了满足无穷无尽的欲望,不惜放弃身体的健康去换来一时的快乐;
为了事事圆满,只好永不停歇的追寻,以至于迷失了自己。
究其根本,不过都是为了达到完美,最终让琐事填满了生活,可人生在世,本就没有那么多完美。
我们总以为,只要拥有足够多就是圆满,但大多时候都是增加了身心的负担。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将满未满,才是圆满。
演员陈数曾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一年,她在14个月里拍了4部戏,那段时间身边人都说她红了,无论物质还是名望,她都获得了很多。
可只有她自己清楚:“我因为拥有这么多东西,感到疲惫不堪,其实失去了更多。”
后来她在闲暇时,经常读书让自己平静下来,才终于明白:心情和心灵都需要松弛和定期“排毒”。




很喜欢一个理念: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大意是说:简单就是美,最少也是最珍贵。
年龄越大,越需要“清扫空间”,给生活做减法,给感情做减法,不再为不值得的人或事,浪费精力和时间。
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
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那些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太拥挤的人生,看不到前路,留下的空白,也许恰好绘出最点睛之笔。
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与君共勉。
作者:哲学君,来源: 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感悟人生,分享智慧,做一个生活的智者。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抖音/头条/西瓜视频号:yangers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