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护理保健]远离塑化剂7原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06

    
导读:远离塑化剂7原则,健康    



      连日来,台湾“塑化剂风波”的余震不断,大陆也有部分食品受到污染。截至6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已达280家,问题产品为948种。而在此前的6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大陆两种保健品,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的多种氨基酸片因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而暂停生产销售,并立即下架。这也是大陆地区首次在本土产品中查出塑化剂成分。

  对于无处不在的塑化剂,台湾《康健》杂志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采取行动,以降低身体被毒物侵袭的几率。

  1.支持无添加,多吃“真”食物。有人会觉得无添加的食品代表着味道淡、颜色丑、保质期短、价格高。但其实,无添加的“真”食品是最新鲜天然的,具有最朴实的味道,也更安全。《到底要吃什么》的作者波伦建议,如果食品配料表中有很陌生的添加物名称或者含有5种以上添加物,那就不要吃了。

  2.不要迷恋低价食品。《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作者安部司曾任职于食品添加物公司,他提出,如果某些食品的价格大幅低于同类产品时,往往有可能是商家在暗中玩“猫腻”,利用添加物来降低材料质量,节约成本。

  3.少吃动物性脂肪。许多有毒化学物质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所以少吃动物性脂肪,如奶油、牛肉、羊肉等,可以大幅降低人体受到环境荷尔蒙影响的几率。

  4.经常洗手。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的研究发现,因受环境荷尔蒙影响而导致性早熟的女孩,如果在饭前坚持经常洗手,那么摄入的塑化剂DEHP量就会大为降低。

  5.避免用塑料制品接触食物。生活中避免用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盛放食物。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动物学博士柯尔朋建议,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最好使用玻璃制品或瓷器。即使有些塑料产品号称适用于微波炉,但某些化学物质还是有可能会渗透出,特别是儿童、孕妇更要避免使用。

  6.重视排毒方法。在生活中,除了要预防接触到毒物外,也应学会排毒的小方法。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系教授韩柏柽提倡,饮食中要坚持“二少二多去三毒”的原则,即食品少加工、少放添加物;多天然、多蔬果;去除防腐剂、色素和香料。在烹调食品前,可先将食材过水或用热水烫一下,能有效减少食品中的添加物含量。另外,坚持多运动多流汗,也可排出体内毒素。

  7.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例如不买、不喝含糖的饮料,或者让孩子参与到选择食物、烹调食物以及饭后收拾的过程中,从小培养起孩子的健康饮食习惯。(尹若雪)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