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7阅读
  • 0回复

[民间艺术]定海的庙台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68
铜币
204
威望
186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7
— 本帖被 admin 从 民俗文化 移动到本区(2022-02-27) —
zr%2oFeX,  
  半个世纪前,定海城乡近200处庙宇建有庙台115座。庙台是当年演戏的主要场所。如定海城东的都神殿、鲁班殿、东管庙,南门口的火神庙、关爷殿,城西的上荣庙、干大圣庙,北门的将军庙,以及小洋岙的蛎蒲青庙;烟墩的花岩庙,白泉的崇圣宫,马岙的中峰庙,金塘柳行的金井庙、山潭的广德庙和沥港的广惠君庙等,几乎年年都演庙台戏。演庙台戏的消息一传出,“锣鼓响,脚底痒”,附近居民扶老携幼,扛着长板凳齐来观赏。一些卖糖果糕点、香烛纸烟的小商小贩也赶来兜生意。看庙台戏不用花钱买票,进出自由,不愧是当年定海人的一大乐事。 9`kxyh</  
  各大庙宇演庙台戏一般都有固定的日子。如白泉崇圣宫,演庙台戏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八,叫“灯头戏”。小洋岙的蛎蒲青庙演出庙台戏在中秋节,故有“八月十六大节根,蛎蒲青庙看戏文”之说。城西的上荣庙,烟墩的花岩庙,九月初九演“重阳戏”。二月初一是干大圣庙菩萨生日,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生日,五月十五是都神殿菩萨生日,六月二十三是火神菩萨生日,到时候,供奉这些菩萨的庙宇都要演庙台戏。除了重大节日和菩萨生日演庙台戏之外,还有很多不定期的演出。如各行各业为求生意兴隆、保平安、酬神演戏;私家因还愿信,出钱请班子演庙台戏答谢神灵;务农的、捕鱼的获得了好收成,感谢菩萨保佑,酬神演戏。太平年代,年景又好,庙台戏的演出也更为热闹。 /Zw^ EM6c  
  庙台戏开演之前要“闹头场”,大锣大鼓猛敲一番,以吸引观众。接着,由一个戴官帽穿官服,脸上套着“大头壳子”的演员,手捧金元宝或者写有吉语的条幅,在锣鼓的伴奏下,上台作表演,俗称“跳加官”、“溜大头”。然后才是正戏开场。有些庙宇对于该演什么戏,不该演什么戏,有严格规定。如关帝庙,以演关公戏为主。火神庙开场必演“水淹七军”,以祈火神休来造访,消灾保平安。柳行的金井庙,首场必演“卸甲封王”,这是一本歌颂唐朝功臣郭子仪的戏,因为金井庙祭祀的是郭子仪。山潭的广德庙因祭祀东汉名将班超,所以首场必演“班超劝农”。干大圣庙祭祀的是元时昌国州同知干文传,这位父母官官声很好,在舟山任职时素有惠政,为了纪念他,建起了干大圣庙。在干大圣庙演庙台戏,首场必演周文王访贤,拜姜子牙为相的戏“渭水河”,以此来称颂干文传的贤德和惠政。烟墩花岩庙则严格禁止演严嵩戏。据说该庙是明朝当过宰相的夏言后代所建。夏言遭严嵩陷害致死,其后代为了避祸才逃到舟山,花岩庙祭祀的就是他们当过宰相的祖先夏言,严嵩是夏言的冤家对头,故而在花岩庙禁演严嵩戏。 dc UaZfON  
  演庙台戏还有一些其他习俗,譬如演员上台前要拜“老脸菩萨”。这位菩萨的塑像放在后台,演员化妆好后要拜一拜“老脸菩萨”再上场,据说这样,演员在台上才不会笑场。笑场是演戏的一大忌,台上的演员只要有一人发笑,别的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被引笑,致使戏演不下去。听说这位“老脸菩萨”即为戏剧界的祖师爷唐明皇。在马岙中峰庙演庙台戏,开场时演员要拗鸡头颈走台。据说这样,演员才不会晕台。所谓晕台,就是演员到台上后因过分紧张,脑子里变得一片空白,该说的该做的全记不起来了,使戏无法继续演下去,所以晕台也是演戏一大忌。而马岙中峰庙演戏要演员拗鸡头颈走台的习俗颇为奇特,不知源出何处。抑或是拗断了鸡头颈,以为不会发生“鸡头晕”。 ,Cx @]]  
l;^Id#N  
 m~"<k d  
[xigua]7273886858419896869[/xigua]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