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2阅读
  • 0回复

[教育故事]桃李人物 | 被称为“大山里的孔子”,他在山林深处给乡村教师一个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
铜币
46
威望
22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1
— 本帖被 admin 从 教育故事 移动到本区(2021-07-05) —
许多年前,有位名叫张锦文的乡村教师,深感于这片土地的匮乏,选择在大山深处扎下根来,把青春和年华献给这方水土,一待就是40年。 R,+/A8[j  
}S vw ,c  
Hg9.<|+yo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辉县市拍石头乡总面积130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全部为省级贫困村。这里缺钱、缺资源,最缺的是人才。山里人走不出去,山外人不愿进来。 T6I%FXm}  
{y:#'n  
许多年前,有位名叫张锦文的乡村教师,深感于这片土地的匮乏,选择在大山深处扎下根来,把青春和年华献给这方水土,一待就是40年。 .?0>5-SfY  
/Fo/_=FE2  
这些年来,从乡村教师到乡村校长,如何为乡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一直是张锦文教育生涯里一根看不见又断不了的线。 k<Tez{ <  
//为了孩子们有学上,
他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K@x4 /1  
J/x@$'  
1978年,当时17岁的张锦文正在上高中。一天,村干部突然到学校找到校长,让张锦文回去当民办教师——从前在村里任教的老师为了找对象走了,留下三个年级的学生没人教。听到这个消息,张锦文的高中校长舍不得他走。在刚刚恢复高考的年代,张锦文功课不错,很有可能考上大学,未来一片光明。 ytve1<.Ff  
(HaKF7Jsi  
一边是继续求学的大好前途,一边是焦急的村干部和眼看着就没了着落的孩子们,张锦文思量再三,选择回村去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每月工资4元钱。 GX@W"y  
7 ZL#f![{  
Y <Znv%M  
土房子,土桌子,里面坐着几个土孩子。 J,1osG<6x  
)jk1S  
这句顺口溜是张锦文当时任教的寨洼小学的真实写照。回到村里教学后,张锦文面对的是亟待脱贫、急缺人才的处境。孩子们因为缺少知识,无法走出大山求学和工作;青年人因为缺少知识,家徒四壁找不到对象…… 8_IOJ]:w  
Sq-3-w,R~  
这个周而复始的贫困怪圈让张锦文意识到,只有让村里人学习知识,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因此,他立志要让山里人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乡的贫穷 a}Fk x  
Ybt_?Q9#]  
%7]XW2u  
j|&DP-@g/  
//培养学生,更培养老师//
W~u   
!/nx=vg p  
一晃几十年过去,张锦文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成了一方名师。而在教书之外,他更是给学生和老师们提供了大家长一样的关怀。 YXzZ-28,<  
&=-e`=qJ'6  
2003年,在拍石头小学任教期间,张锦文开创了自己的“不教而教、不学而学、自主快乐教学”法。得到了学生、家长、同事和教育专家的一致肯定,甚至外县市外乡镇的学生也慕名而来,旁听学习。 ;>Ca(Y2M  
$,;S\JmWP  
路途遥远,这些外校孩子周末回不了家,张锦文就把他们带到家里免费吃住,晚上义务辅导大家的功课。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从2003年到2015年,整整13年。 *F szGn<  
kWs+2j  
培养人才,不光培养学生,更要培养老师。尽管教务繁重,张锦文仍然坚持每周旁听三节课,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升自己。每次评课,他新颖的设计思路、独特的教学思想,总会令老师们耳目一新。 P*SCHe'  
iTLW<wG  
有些年轻老师学历高,但由于缺乏经验,不能有效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曾有新老师委屈地向张锦文抱怨,说自己不想当老师了。有时在课堂上,一个知识点反反复复讲过一百遍,可学生还是不能完全消化。 >I d!I  
1O9p YW5J  
对此,张锦文并没有着急。“教育需要慢郎中,不需要急先锋”,张锦文让老师观摩一堂自己的数学课,来理解他的改革理念。 MxgLzt Y  
r9] rN  
观察下来老师们发现,张锦文的教学方法并非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而是扎扎实实刻苦钻研出来的。每一堂课,张锦文要准备两种教案,一套方案不灵光,那就再换另一种,直到找到学生真正喜欢、适合的课堂教学法。 o3F|#op  
#A3v]'7B  
在张锦文的带动下,学校已形成浓厚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老教师主动向他看齐,比学赶帮;青年教师更是主动去听他的课,向他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找他帮助设计课型等等。 fi&uB9hc  
o'eI(@{F=  
老校长姬海风给予张锦文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课程改革路上的一名乡土教育专家,是新时代教师的楷模。 Be{/2jU%  
2>$F 0 M  
$Pd|6  
Dr6s ^}}~n  
//为老师们在大山里找一个家//
_;e!ZZLG  
  ^RV  
拍石头小学地处偏僻,即使工资开得比县城还高,也很难招到新老师。人手不足,首先导致的是教学工作的繁重。一名教师教几门课,还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 {x[;5TM  
"X5_-l  
为了留住人才,张锦文想办法创建宽松的教学环境,例如定报刊杂志学校报销一半,在各种假期为老师们争取外出培训,而且学校全款报销。日常吃住也提供方便,让老师们能省下工资存上钱,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 8jjFC9Cbn0  
`8Jq~u6_Z  
然而时间久了,张锦文发现,大家的生活里还有另一重苦恼。 "brRME3  
$,KP]~?  
在村里,老师们属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想在村里找个能说上话的朋友,甚至是发展出一段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日子久了,老师们的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难免会人心浮动。  W `N}  
B.YMP;7>  
遥想当年,张锦文的教学生涯,就开始于一位乡村教师“为了爱情,离开农村”。所以在他看来,做教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耽误了年轻人的终身大事。教师们的婚恋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师资稳定和学校运行 <rB3[IJo  
wHt J_Y  
曾有一位特岗教师,许久找不到对象,希望到期后能去大山外发展。了解了情况的张锦文第一时间张罗着帮老师介绍对象,在“红娘”的帮助下,这位老师和一名旅游局的姑娘“牵手成功”,人也安心留了下来。 !{Q:(B#ec  
;v1NL@w*  
一般而言,分配来的特岗教师只在农村留三年,往往扎不下根,但在张锦文的学校里,没有一位特岗教师在到任后选择离开。 5c]}G.NV  
CQSpPQA  
到目前为止,张锦文的爱人已经介绍成了两对,老师们都在山里成了家,生活得非常幸福。 3ximNQ} S  
//当一个人用心做好一件事,
离成功就很近了//
MyH[vE^b  
|"R_-U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锦文义无反顾地在大山里坚守了几十个春秋。当年与他在一起读高中的同学很多考上了大学,有的做了官,有的成了商人,而他至今还是一个生活清贫的山区教师。 x7.QL?qR.  
DikdC5>O>m  
张锦文没有后悔,勤勤恳恳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并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河南首届最美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河南省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被当地媒体称为“大山里的孔子”。 hD_5~d  
\TbsoWX  
2017年,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后,张锦文愈加深刻地认识到身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认为奖项的精神价值要远高于物质价值,他迫切希望能通过“马云乡村教师奖”这个平台,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振兴进一步贡献力量。 ={`CH CI  
|.(CIu~b  
V#NG+U.B  
PUP"ky^q"  
zj>aaY  
“得奖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0iJ!K;A2%  
"!%wh6`>Md  
rBD(2M  
什么叫厚积薄发?当一个人用心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好的时候,你离成功就很近了。”张锦文回答。
b " ")BT  
(T|TEt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记录每一位乡村教育者, 让乡村儿童健康生活,阳光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