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3阅读
  • 0回复

[少年商学院]真实版《隐秘的角落》,被怂恿爬楼的背后,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557
铜币
8845
威望
883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7-15
l?o-!M{  
   {;Y 89&*R  
fd5ZaE#f  
zldfRo\wl  
:~ZqB\>i  
l}Q"Nb)  
文 | 文默默 *gM,x4Y  
曾供职于外资银行与央企 QX/X {h6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jIx8k8  
这几天一则令人心惊胆战的视频疯传于家长群内。 [w&#+h-q  
视频里有三个孩子在天台上玩耍,其中一个大一点的蓝衣女孩双手扒着栏杆,扭头盯着另外两个小个子粉衣女孩,任由她们站在边缘玩耍。 ;LQ# *NjL\  
当视频拍摄者上前劝说并询问她们住在几号楼时,两个粉衣女孩比较听话,立刻翻回围栏内侧并做出回答。而蓝衣女孩则称自己不住在这个小区,并要求拍摄者删掉视频,还自信地坚称:“我们不可能掉下去”,说罢趁拍摄者不备几次抢夺对方手机。 m{b ZRkt  
视频一出,群里一片哗然,诸多矛头纷纷指向了蓝衣女孩。 w PG1P'w;  
因为视频里很明显可以看出: PkPDVv  
Ss#@=:"P  
蓝衣女孩年龄最大,不止一次带同伴爬上天台; kb"_6,[Ms  
且她戒备心很强,不回答陌生人问“你住在几号楼”的问题; d%#!nq{vd  
敢抢大人手机动作敏捷说明她胆子真不小; ( K6~Tj  
双手紧抓栏杆透露出她其实知道危险… "'z,[v 50&  
\uU=O )  
转发视频的网友加上了一句猜测:“她不会推,她在等那两个孩子自己失足。她要求拍摄者删除视频,可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 wDT>">&d  
这究竟是大孩子带小不点的一场冒险游戏,还是早有预谋? XSm"I[.g  
作为家长,我不敢浮想联翩,想多了叫人直冒冷汗。 LC,*H0  
幸好有人能够发现并及时阻止,否则没准又会是一场悲剧。 3wN?|N   
但我关注点除了在那个看似动机不纯的蓝衣女孩,还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另外两个粉衣女孩。 4GU/V\e|  
她们看上去至少应该有6、7岁或者更大,但她们却不能辨识出这种天台爬高的行为本身就非常危险。而 面对同伴提出“建议”,她们没有拒绝,也不能分辨出这个建议究竟对自己来说是好的/安全的,或者坏的/危险的。 ;0w^ ud  
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n) _dH/"  
那家长必须要自己先有安全意识 W.#}q K" q  
通常我们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用提醒、说教、或者假设,厉害一点的可能会用演练的方法,但仍有很多细节会被忽略掉。 S' (cqO}=F  
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长们对于“危险”还是存在侥幸心理的(包括性侵),觉得一般不会有事情发生;再一个是生活中确实没有必要整天提心吊胆,针对没有发生的事,大部分人不愿意把这些对“坏事”的假想装在脑子里。 PJxak3  
0kNe?Xi  
FG DGWcRw~  
Z>(r9 R3{  
但是,有个事实往往被我们忽略。  (kWSK:l  
那就是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那家长必须要自己先有安全意识! "EcX_>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单独留在小区内玩耍,甚至允许孩子单独去朋友家。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熟悉对方家人的前提下一起相约是可以理解的。 {) :%Wn M9  
但也有个前提,家长要确定孩子已经有了能够辨别安全行为、安全环境的能力。 yqC Q24  
比如:去了同学家,如果遇到对方家人不舒服的触碰、或者不善意的言语,那孩子能不能够回家后把自己的遭遇详细的说给父母听?并表达出让自己不舒服或者不开心的感受? &dhcKO<4  
大点的孩子或许表达能力不成问题,但承受能力堪忧。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外面遭遇不舒服的状况时,回家后不愿意跟父母透露实情,反而会悄悄埋在心里。 b)on A|  
如果是小一点的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单独留下他们便可能造成隐患。因为这些孩子连对方在诱导自己做什么都搞不清!  ;~Q  
典型的案例就是之前在上海西西弗书店出现的10岁男孩诱导5岁女孩舔其下体的事件。 Snc; p  
JQKC ;p  
GSMk\9SI  
/~3N@J  
;ZQ- uz  
因此,在家长眼中,例如闯红灯、逆行、在电梯扶手边打闹、孩子玩闹时故意的身体触碰、把孩子单独留在外面不算什么大事,这样很难培养出有安全意识的孩子, 不把小事当回事,未来极有可能带来血的教训。 b 0LGH. z4  
今年5月的一次丢失经历 F`Dg*O  
让我意识到安全意识建立的重要性 &v5G92  
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通过各种形式教育他遇到安全问题要怎么处理,最典型的就是人多走丢了该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搭讪或者触碰要如何应对,以及受伤后该向谁求救或如何自救等等。 KP[NuXA`  
我一直认为 孩子的安全意识必须要从小建立,等孩子大了再去纠正为时晚矣。 GI2eJK  
可是,尽管我经常苦口婆心,也假想过类似的情况发生,但说实话没亲眼看到过孩子的处理能力,我对这些纸上谈兵的“安全教育”心里没有底。 j4~7akG  
但在这个5月,我亲历了一次在小区内把孩子跟丢的险情。这一丢,反而让我的心踏实了不少。 m,W) N9 M  
年初的时候我们刚搬入新小区。因为疫情限制,不敢随意走动,而小区楼多地大,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 >lD;0EN  
5月中的某日,我带孩子出来放风,在遇到一个7岁的哥哥后两娃便一起追逐,太久没有玩伴了,孩子们跑的都很疯。 lZ|L2Yg3uB  
尽管当时我已经加快脚步,眼瞅着孩子抄近道去追赶对方,可等我赶到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人了。 u*t,i`  
我当时遥看四周心想坏了,这回不知道该怎么找了。 NJ;"jQ-  
前方就是中心湖,右手边又是大假山,两边都挤着茂密的树林,他会跑到那条路上呢?不论我从哪个方向追都要绕一个大圈子,而且没准此时孩子找不到我,也在着急。 =jg#fdM -  
我到底该怎么找?那时候我的孩子还小,不到五岁半,从来没有自己在外面一个人玩过。有那么一瞬间,我的大脑是空白的,危险的画面不停闪过。 7|&e[@B  
就在我断片儿的时候,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那头是娃怯怯的声音:“妈妈,你在哪?” jd%Len&p  
折腾一番,孩子终于在小区里找到了。 0>,.c2),  
B :.@Qi^  
@~m=5C  
}xAie(  
其实我们当时的距离就不到20米,但是树丛挡住了视线,我们都没有看到彼此。 CQ6'b,L&   
见面的时候,就见一个小小的人儿手里拿着个手机,戴着口罩的小脸不太好看,眼睛有一点点红。 0bMoUy*q  
旁边站着一位大叔边笑边锻炼身体。 [>W"R 1/  
我当时就知道他借了大叔的手机打电话给我。 S  ~@r  
大叔说自己原本想着送娃回去,但被娃拒绝了。执意说妈妈就在楼下,自己要等着妈妈,还夸娃不错,知道走丢了要给大人打电话。 lLb:f6N  
回家后,我第一时间就对娃进行了表扬+安抚,接下来就是一场详细复盘。这对我来说是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EMVk:Vt]  
我先带着孩子一点一点的回忆事情经过,并引导他把能记住的细节全盘托出。 O1GDugZ  
包括他当时与我走散后的心理状态(想法、情绪)、与大叔对话的表达方式(是如何表达求助的、及求助时有没有用礼貌词)、大叔的反应(大叔听到孩子求助后是怎么说的、表情如何等),把能回忆起来的统统尽可能的告诉我。 _GVE^yW~ z  
复盘后我赞赏了孩子两点: ?QCmSK=L  
A}t %;V2  
一是孩子知道与家人走散不能轻易跟陌生人走,哪怕对方帮助了自己; g M4Pj[W  
再者,走丢之后不慌乱,能够留在原地寻求帮助并能够描述出自己的位置。 V]I:2k5  
f4 ]N0  
当然最后也做了提醒,外出时候不能离开大人视线,起码在他那个年纪。 J>rka]*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在试错成本较低的时候(还好孩子只在小区走丢,当时又是封闭环境),尽可能的通过详细的情景重现、借助我自己眼睛见到的事实、孩子的回忆复述、以及我自己的推测,来判断孩子在安全意识方面的深浅程度,借助这个机会,提高他的安全意识。 s kN9O"^A  
这一次事件,让我意识到 早前的说教、事后的复盘还是很有用的。同时也给我心里敲了警钟,在培养孩子安全意识上只有不够,没有更多。   E,{GU  
"+=Pp  
:ozV3`%$(  
)y9;OA  
T n"e   
永远不要让孩子单独进入其他单元楼 "$XYIuT  
疫情期间封闭式管理的唯一好处就是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朋友。 NH7`5mF$  
而通过观察这些孩子们玩耍的行为,让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没有安全意识,并且不懂得拒绝小伙伴的“提议”。 {Ge+O<mD  
最典型的案例发生在上周: FJP< bREQ  
一个3年级的大孩子小T执意要带着我家娃和另一个快6岁的男孩去B2层车库玩冒险游戏的事件。事发当时小T正带着两孩子一起玩,突然一转身就跑进了他家的单元楼里,我见状立刻跟了过去。 ifXW  
我平时是不允许孩子单独进入其他单元楼的,只能在院子里玩。而且自从我们上次在小区走丢后,我还专门给他买了智能手表方便随时定位。   D Irgq|8  
当时等我跟进楼里的时候,三个孩子已经准备进电梯了。我赶紧按住按钮钻了进去了解原因。 0U$:>bQ  
小T当时就要推我出去:“你不能进来!我要带他们去车库冒险!” KcC! N{  
我心里一惊:“不可以!车库是停车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 `I5O4|K)  
而小T很自信,和视频里的蓝衣女孩一样回我:“不会的,我经常去!我们不会有事的!” 63W{U/*aao  
我知道小T对自己的举动是没有意识的,他根本不知道危险,而且他现在还要带着别的孩子一起涉险。 (GCG/8s  
就在我一直强调危险并拒绝他们单独下去的时候,小T还曾赌气“威胁”过我几次:“如果你跟着,我们就不去了”。另一个孩子见状也跟着喊:“你别跟着我们!”而 我家娃愣在那里不敢吱声。 s|Z:}W?{  
最终,我以强硬的态度加上用打电话叫保安的说词压住了小T企图带小弟们“冒险”的心。可我知道,小T心里这股火虽然被暂时压着,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爆发。 _f cS>/<a  
8zhBA9Y#~  
?b||Cr  
F%xK"l`&  
不用说,回家后我又来了一次复盘。 rRB~=J"  
我列举了各种因为大孩子出馊主意带小孩子玩危险游戏后出事的例子,甚至把自己小时候假期因为家里没人看护,被反锁单独留在家中,受到淘气大胆的表姐教唆引导,翻过阳台的那堵墙爬到她家一起玩的故事… D`6iDi t  
但这一次复盘并不那么容易。因为 绝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冒险、喜欢刺激的。 ~9Z h,p ;  
我也充分感受到很多儿童安全事件的源头都来自于同伴有意或者无意设的“坑”, 当被小伙伴“教唆”、“鼓励”、甚至“诱导”去体验刺激和惊险游戏时,孩子们几乎是没有分辨力和抗拒力的。 95=g Y  
QX[Djz0H8  
!Eq#[Gs  
^_v[QV  
WfTD7?\dw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重点有几个方面 q[7CPE0n  
在培养孩子安全意识上,我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可能要走很多年。 b2N6L2~V  
虽然我也庆幸最近 孩子在遇到的几次类似事件时,身边都能有大人盯着。但翅膀硬了总有一天是要自己飞的。 y n SBVb!)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为什么在孩子走丢的案例中,处理的也不错,没有大哭还知道向人求助?孩子平时的安全教育是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我在此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 zRR0  
1、 不要怕唠叨 yL0f1nS  
我在孩子的安全教育花了很多功夫,其中一点就是“唠叨”!而且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唠叨的。比如我会列举各种生活案例,也会借助儿童发生意外的新闻,并不是要吓唬他,而是要不断提醒他有安全意识。我觉得 在安全教育方面多些说教永远没有坏处。 # ;K,,ku x  
2、 允许有安全守护下的“冒险” bS>R5*Zp  
禁止冒险并不是说绝对不让孩子去接触看似危险的事。而是允许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进行尝试。 Vclr)}5  
当孩子小的时候想要尝试爬高,在有家长保护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这样的挑战游戏,但一定有前提条件的,绝不允许自己独立尝试! =M7TCE  
再比如,孩子想要尝试用剪刀,也不是绝对不可以,而是先要进行演示,其次也要告知操作风险(剪刀可以剪纸,手指头也有可能因此被划伤),再次可以手把手的教,然后让孩子自己小心尝试。 4&Byl85q  
大人眼中的危险不需要完全禁止,而是要在具有一定保护模式下进行。这一点必须提前跟孩子强调清楚。但是,像 视频中那样爬天台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那不是冒险,而是找死! H&M1>JtE  
g>so R&*  
lC0~c=?J  
*HR +a#o  
3、 懂得尝试的代价 !; IJ   
中国有句话:“不见棺材不掉泪”。小孩子玩火劝解是没有用的,被烧一次就长记性了。所以, 对于危险性不大的尝试,劝说又无果的,可以在可控范围内让孩子“吃点亏”。 l , ..5   
当然,我说的这个亏一定是小亏!比如俗话说“摔一次就记住了”~ U^MuZ  
但是,千万别搞出类似某商场小孩被电梯夹断手指的事件——据说那次是因为孩子在电梯乱跑不听劝,老人为了让孩子吸取点教训没管他,结果没想到…火玩大了。 {fZb@7?GF  
4、 借助外力加强防护 ]eE 1n2  
带孩子外出时家长眼神不好腿脚不灵的时候,借助智能设备例如儿童安全手表也是很好的选择。就算没有手表, 平时教会孩子给家人留言、打电话、一键报警求救等方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_{p*q  
5、 演练可以参照剧本 '"y}# h__T  
当危险没有发生的时候,家长带孩子在家进行演练也是有必要的。这一点上我建议充分利用书籍的作用!市面上有与儿童安全教育相关的书籍,父母都可以买来与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假设。 #~L!pKM  
6、 学会交“对的朋友” ?w-1:NW jt  
孩子大了每天和哪些朋友玩,家长心里是要有数的。 “对的朋友”很重要,作为家长不能对孩子的玩伴不闻不问。 R (G2qi  
当孩子在与同伴玩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相处的不愉快,具体经历是怎么一回事家长也是需要了解并及时开导的。 sf(i E(o  
针对孩子同伴给出的建议,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出分析,帮助孩子认识到哪些建议对小伙伴们来说是有益的,哪些建议是危险的,或是对大家没有帮助的。 |,b2b2v ?  
因为比起不懂危险,盲目跟从更要来的可怕。尤其是针对那些做事缺乏主见、意志容易动摇的孩子。 AXs=1  e  
z~,mRgc$B  
>R!"P[*  
ZWO)tVw9G  
对于那些经常出“馊主意”的娃,建议家长们也多留个心眼。毕竟被小伙伴带偏的孩子不计其数。如果发现苗头不对,家长必须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但要懂得注意尺度、把握分寸。 tQWWgLM  
孩子淘气是可以的,但绝不可以“坏”。 U4BqO :sd  
过去我一直觉得小孩子就是生性纯良的,但现在经过几个国内外儿童犯罪案来看,仿佛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 ipobr7G.SD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Yu'a<5f  
家长平时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因为不论学霸也好学渣也罢,与“平安”二字相比,那都不是个事儿。 [F+(^- (  
最后,希望通过这个热点视频以及文中的案例分享能够警醒各位家长,同时,也祝天下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4'',6KJ@  
r'/\HWNP  
e}c&LDgU  
nX|Q~ x]  
资源免费领取| 我们特别为大家整理了日本一档非常火的儿童安全教育节目——《芦田爱菜讲安全》,分别针对孩子在日常可能遇到的危险进行演示指导。 dL-i)F  
_a](V6  
NUCiY\td  
Ly;I,)w  
点击文末“在看”,并长按下方二维码,我们会把 这部安全教育节目的观看方式发送给您。       ._?V%/  
       Hou*lCA  
       zh\$t]d<I  
IV'p~ t  
F|>05>8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P4kEY  
喜欢这篇文章   YTK^ijmU6x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B MM--y@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