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阅读
  • 0回复

[夫妻育儿]别将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投射效应只会让亲子产生距离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23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未来。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费尽心思,想让他们按照自己设定好的路来走,并且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行加到他们身上,认为自己心中所想就是孩子需要的。但是孩子需要尊重,打着为孩子好的投射效应,只会让亲子之间产生距离感。




投射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小林出生在医学世家,祖上及父母几代行医,他从小就被灌输将来要当医生的思想。
家人认为,医生这个职业稳定、薪水高,再加上家里的影响力,当医生是小林最好的选择。
然而,小林却不这么认为,他喜欢当老师,并且非常渴望去偏远地区支教,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报了师范学校,为此还和家里闹翻了。
后来师范毕业之后,他如愿去了山区,和单纯的孩子们相处,他每天都觉得很开心和有成就感,但是父母却始终认为他在山区生活的不好,天天吃苦,迟早会后悔没有学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家长自己以为不好的事情,并不代表孩子也觉得不好。
孩子虽然依附于父母成长,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孩子呢?
一、沟通很重要
任何时候,沟通都很重要,不管是成年人之间,还是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父母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可以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教育,在增加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做到了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长们不要认为孩子还小,有事情不用和他们沟通商量,自己做决定让孩子执行就行。在家长投射效应的影响下而对孩子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孩子,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多沟通,是最起码的尊重。




二、不强迫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长非要强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喜欢强迫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即便那些根本就不是孩子的兴趣,甚至对父母报的科目很厌恶。
也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即使孩子已经明确表示不想去,想自己独处一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来逼迫孩子,只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尊重孩子就不要逼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




三、和孩子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他们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同时也应该是孩子的朋友,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是家长对孩子尊重的一种表现。
他们之间可以像老友一样交谈,当孩子感到迷茫时,家长及时给出意见和指导,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也能像朋友一样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是亲子之间最好的状态。
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孩子。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过自己的生活,是一个人的追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一件事情的利害关系,但是不可以一声不响的代替他们做决定,尊重孩子,是教育的第一步。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