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9阅读
  • 0回复

[儿科医生雨滴]警惕!妈妈喂奶时的错误姿势,很容易引起宝宝中耳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16

  
乐宝妈妈发现最近孩子经常抓自己的耳朵,精神状况不佳,而且总是又哭又闹。宝宝还不满6个月,没办法表达自己哪里不舒服,家长找不到原因,也很是困恼。
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发现乐宝的耳朵出现流脓症状,而且还伴有异味,这才急匆匆地抱着孩子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乐宝患上了“急性中耳炎”。而患病原因竟是因为妈妈经常采用错误的喂养姿势——在宝宝躺着的时候给他喂奶!




一、中耳炎有什么症状表现?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患病的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岁以内患过中耳炎的宝宝约占62%,而3岁以内患过中耳炎的宝宝占比高达83%。由此可见,中耳炎对于3岁以内的宝宝来讲,真的是一个极易容易感染的疾病。
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症状,家长就应该尽早带宝宝去看医生:
1. 挠耳朵
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其实就是他在用行动告诉你“我的耳朵不舒服”,家长要考虑宝宝是不是患上了中耳炎。
2. 发烧
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出现的发烧,宝宝的体温可升至37.8~40℃。当宝宝吃了退药烧,温度却持续不退时,家长要尽早带宝宝去耳鼻喉科检查。




3. 左右摇头
耳朵里不舒服,宝宝会试图通过摇头来减轻症状,所以左右摇头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征。当父母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时,要想到他可能是耳朵不舒服。
4. 频繁哭闹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不停地哭,而且夜里也因为疼痛而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 耳朵积水、流脓
急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就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围如果出现干皮,父母就要格外注意了。
6. 听力异常
由于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因此中耳炎可能会造成宝宝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就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二、如何有效避免宝宝患上中耳炎?
1. 积极预防感冒
中耳炎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粘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因此,预防宝宝中耳炎,必须做好宝宝的冬季防寒,积极预防感冒,避免病菌感染。
2. 使用正确的喂奶姿势
有的妈妈在哺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喝奶;或在用奶瓶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这些错误的喂养方法,均会使乳汁逆流入宝宝的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
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母乳亲喂时应该抱起宝宝,使用奶瓶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3. 调整睡姿
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4. 注意擤鼻涕的方式
大人给宝宝擤鼻涕的时候,千万不能同时使劲捏着两个鼻翼,应交叉单侧擤鼻涕,防止细菌与病毒逆向挤到鼻后孔,到达咽鼓管从而引发中耳炎。
而且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造成急性中耳炎。
5. 避免频繁清理耳朵
一些有洁癖的家长可能会经常给宝宝掏耳朵,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适当的,经常掏耳朵反而会提升宝宝得中耳炎的几率。
万一宝宝患上了急性中耳炎,家长也不用太着急,只要治疗及时,耳痛症状一般一两天就会缓解,而彻底治愈一般只需要约一周时间。
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