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阅读
  • 0回复

[小小屁孩儿]若你习惯这么叫孩子,容易养出一个“十喊九不应”娃,别大意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01

  
文\文儿

最近我听很多家长抱怨,家里孩子经常“十喊九不应”,你叫他吃饭、帮忙拿个东西,不管叫他多少遍,他都不会回应。直到你忍不住发火,孩子才磨磨唧唧地照做,还一副嫌弃你很烦、很吵的样子。孩子也不想想,如果家长在叫他第一遍的时候,他就乖乖回应,家长还会一直浪费口水叫他,甚至吼他吗?

可以肯定的是,家长叫孩子,孩子拖着不回应,直到家长发火他才做出反应,是孩子做错了。但是,可能家长有所不知,孩子出现“十喊九不应”的情况,也是你无意当中训练出来的。若你习惯这么叫孩子,容易养出一个“十喊九不应”娃,别大意:





编辑



若你习惯隔空叫孩子,和孩子没有眼神交流,孩子容易“十喊九不应”

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孩子观看屏幕里大人的唱歌视频。先让屏幕中的大人不看向孩子,而是侧脸、背对着孩子;然后再让大人面向孩子,和孩子有眼神交流。结果分析孩子前后脑电图的变化得知,同样是孩子听大人唱歌,大人是否跟他有眼神交流,孩子的脑电波的反应情况差异大。孩子在大人和他有眼神交流的情况下,脑电图更活泼,发出的声音也更多。

也就是说,大人向孩子传递信息时,和孩子有眼神交流,孩子往往能够从家长那里准确地接收信息,并且及时地给出回应。若家长平日里叫孩子,习惯隔空叫孩子,而不是走到他面前看着他,给他下明确的指令,孩子很难及时回应家长。若家长总这么叫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容易变得“十喊九不应”。





编辑



若你习惯居高临下地叫孩子,孩子容易产生反叛情绪,容易变得“十喊九不应”

当孩子5岁左右,对自我的认知逐步显现,他就会渴望用各种方式表达本人的想法,摆脱外界的管束。所以,家长平时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要学会和孩子面对面,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心服口服地听你讲话。

若你习惯居高临下地叫孩子,孩子就会有一种被强权压迫、被命令的感觉,他听到父母叫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抗,自然不会乖乖回应父母。因此,父母在叫孩子的时候,最好能走到或者坐到他的身边,心平气和地跟他说出你的要求,孩子才会更容易接受。





编辑



若你习惯啰里啰唆地叫孩子,孩子抓不住家长话里的重点,容易变得“十喊九不应”

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如果同一时间接收的信息太过杂乱或者信息内容太多,他就无法抓住信息的重点,及时地做出反应。所以,家长在叫孩子的时候,用词一定要精准、句子一定要简练。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在看电视,你叫孩子吃饭,你告诉孩子“吃饭了”,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说“儿子,现在不要看电视了,先洗洗手,一会儿我们吃饭,吃完饭我们还要去......”若你习惯啰里啰唆地叫孩子,孩子抓不住家长话里的重点,就容易变得“十喊九不应”。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儿童发展,时尚教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