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7阅读
  • 0回复

[姐妹宝典]古人借钱为啥那么容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读《儒林外史》可以发现一个大异于现在的现象,明清时代的人们太容易借钱给人了,随意得让人几乎无法理解。





主动借钱不问风险
原南昌太守王惠在宁王之乱中投降了宁王,后宁王落败,王惠被通缉,走上了逃亡之路。王惠餐风露宿,吃尽苦头,手头也越来越紧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船上碰到一个年轻人,随口问其故乡何处。答曰“嘉兴”。又问:“尊姓?”“姓蘧。”王惠的前任南昌太守也姓蘧,祖籍嘉兴,两人打过交道。王惠再问,这个年轻人竟然就是蘧太守的孙子,名蘧駪夫。王惠做了自我介绍,并称和駪夫的父亲蘧景玉交情甚好。駪夫也知道他的名字,但不知道他降宁王一节,便问,听说您已荣升南赣道,如何改装独自到了这个地方?王惠答,宁王反叛,我挂印而逃,仓皇之中,来不及取出盘费。蘧駪夫问:那你现在要去哪里?王惠答,穷途末路,走一步看一步吧。蘧駪夫说,老先生既然城池不守,看来跟朝廷是不好交代了,但茫茫四海,缺少盘费如何使得。我此番奉家祖(蘧太守)之命,在杭州刚讨取一桩银子,现在舟中,今且赠与老先生作为路费,你去寻一个僻静所在安身为妙。说着,即取出四封银子,共二百两。王惠无以为谢,将一个枕箱和几本残书赠给蘧駪夫,洒泪告别,从此更姓改名,出家为僧。
在那个时代,童生周进教书的月薪是一两银子,即可维持基本的温饱。按今天的性价比,维持基本的温饱怎么也得一千多块钱吧。二百两银子的性价比大概相当于二十万人民币了,这不是个小数目。况且蘧家坐吃山空,家道中落,根本没到挥金如土的地步。而蘧太守和王惠并无太深交情,在办理交接手续时还有过一丝小小的不快。奇怪的是,蘧駪夫回家向祖父说起这件事,蘧太守并没责怪他,反夸他做得好,做得对,不愧是蘧家之后。
这毕竟是古代的美谈故事,在现代社会当你遭遇困境时,谁肯借钱给你?结论常常是,没几个人会借钱给你。除了你的至亲以及跟你有利益关系的人(比如你有权有势,他有求于你),其他的所谓朋友乃至好友,能掏腰包的简直是凤毛麟角。是否愿意借钱给你成了衡量人与人关系亲疏的一块试金石。
为此有人还特意做变态的试验,故意打电话给朋友说自己怎样怎样了,请求支援,结果大都是失望而归。这固然可悲,但也说明不轻易借钱已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样,是当今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人人遵守的普世价值。
但是总有那么个如同古人一般的存在,在你急需钱的时候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容易借钱”!下载容易借钱,5分钟千元入账!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