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阅读
  • 0回复

[正太萌娃成长记]3天不打上房揭瓦,这种孩子到底该不该打?4条理由给你答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4

  
近期一项关于“打屁股”的科学研究报告,引起了我的好奇,这项听起来就很不科学的“科学研究”,究竟会是在一种什么样“诡秘”的状态下进行和开展调研的呢?挨打的人是否之情呢,力度又是否适中呢?在长篇幅的报告内容里,读起来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结论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其中一项倒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至少“你的妈妈认为这样做是有效的”。




1、“肉体惩罚”与儿童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至少这项研究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教各位家长如何科学的“打屁股”,更多地是探索了“肉体惩罚”与儿童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这不禁让我思考,家长们是如何做到“公私分明”,在工作中“有事儿好商量”,都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回家后却可以对自家孩子展开“男女混合双打”。
图2




2、打屁股与儿童行为改善没有直接关系
也许“挨打”确实可以起到一点点作用,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长记性”,但是也有些孩子出现了越打越皮。想来家长打孩子的目的,是让他记住“不再犯错”,如果孩子对这件事的记忆重点与家长同步,那么挨打即有效,如果孩子的记忆重点放在“挨打没有那么可怕啊”,那便更容易形成了下一次的冲突。回到我们开篇所提到的“打屁股”研究报告,其中一项参考结论,就是从收集的16万份儿童信息中,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实,打屁股与儿童行为改善有直接关系。
3、“过分”体罚会影响精神健康
是不是有些家长这时候会产生疑惑呢,因为或许在你的记忆里,有那么一些自己做错事儿的挨打记忆,似乎成为让你变得更“好”了的理由。这也许是时间的积累,在成人的记忆里为“犯错挨打”加入了一些“合理性”,不过回到当时的话,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孩子们会认为:“有权力,就可以打人了”。同时一些“过分”体罚行为之后,确实增加了孩子之后患精神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图3
4、“坏”孩子挨打更多
当然大多数家庭的父母,通常只会在普通管教不起作用的时候,用打几下的方式引起孩子的重视,至于这种父母表明态度,下手适中的挨打会对孩子造成多久的心理影响,还没有普遍的可开的数据信息,不过也可以看出这种负面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小的。然而相对于非常调皮的孩子而言,这类孩子的父母选择的惩罚手段也可能是超出一般孩子耐受度的,从而更加容易让孩子增长“侵略性和反社会性”。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否也对是否打孩子有了一定的选择呢。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