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6阅读
  • 0回复

[母婴参考]要想晚年生活过得好,比起老伴儿和子女,“拉拢”这个人才是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1

  





  “养儿防老”?实际上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多在于另一个人身上。

执笔:毛宁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对于老人而言,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人认为“养儿防老”,子女才是晚年生活幸福的根本;也有人认为,老伴才是能陪你相濡以沫的人,但实际上,决定晚年生活质量的“另有其人”。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
楼下的李阿姨最近总是在小区里面和老朋友们诉苦,说自己不管是在儿子家还子女儿家,都不讨人喜欢。
这倒是让大家都惊讶了一把,比较李阿姨是出了名的疼爱子女,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就各种培养,自己不吃饭也要让孩子上辅导班,硬生生的把两个“草根”孩子培养成了名牌大学毕业生。




按道理应该正是享清福的时候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细听才知道,儿媳妇和女婿都是李阿姨以前比较反对的人选。
李阿姨强势惯了,自然责怪子女都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当年结婚那会闹得比较难看,后来为了孩子虽然还是松了口,但儿媳妇和女婿自然就都有怨言。
没想到的是这儿子女儿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后,父母都排到了后面,李阿姨自然是在那边都讨不到好,孩子们配偶的“枕边风”也让李阿姨晚年多了不少坎坷。




有人感叹到,看来这人晚年日子过得好不好,既不是看子女,也不是看老伴儿,最关键的人物原来是子女的配偶。




子女的配偶对晚年生活的影响
1、为什么说配偶比父母更亲?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很多家庭的子女在没有成家之前,最亲的肯定是父母,因为“付出回馈”,对谁付出的情感越多,感情就越深。
但是父母是生养之恩,爱人则是余生陪伴,从情感角度讲没有太大的交叉可比性,但是相爱结婚之后,朝夕相处更多的是爱人。
随着“单纯曝光效应”的作用,人会变得越来越喜欢现在所接触的人,越是频繁的接触,更能更加亲密。而孩子出生之后,整个小家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




2、怎样提高自己晚年幸福指数?
A:帮子女配偶带娃
现在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后,都不愿意帮子女带娃,但实际上有些时候,帮子女带娃,实际上也是培养祖孙感情的绝佳机会。




人在逐渐老去之后,最渴望的其实往往就是庭前烟火缭绕,膝下儿孙环绕,帮助子女带娃之后,能够填补自己晚年的寂寞,子女和配偶也会更加感恩,收获更为融洽的晚年生活。




B:攥紧养老本
大家常说只有攥在手里的才是靠谱的,晚年生活多变数,人心经不起考验,久病床前尚且无孝子,但你手中的积蓄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而且如果是大额积蓄或者房产,子女的配偶一定程度上也会更加孝顺一些。




过来人:早做好这几点,晚年舒坦不受气
聪明的父母都会在生养孩子之初,就对未来就有前瞻性,想要晚年过得好,早早地就应该在孩子身上“下足功夫”。
1、对未来有计划性
没有人能说清楚未来几十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现在的收入水平是否具有迎接风险的几率,聪明的家庭都会做一些有“先见之明”的行为。




比如工作上更加刻苦,努力求职业高峰;开展一些副业,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具有为晚年储蓄的意识;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父母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应当。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现在多数父母的意识还是放在孩子的学习和能力培养上,更多的忽略的孩子的责任感培养。




如果他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和家人负责,那么在父母晚年也会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不会受到身边人的干扰而冷落自己的父母。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