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阅读
  • 0回复

[产后疾病]如何应对产后腹痛、腹胀与便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05

    
导读:产后初期出现的阵发性下腹痛是产后宫缩痛。产后宫缩是子宫复原的表现,并有止血和排出宫腔内积血和胎膜的作用。宫缩时,于下腹    



      产后初期出现的阵发性下腹痛是产后宫缩痛。产后宫缩是子宫复原的表现,并有止血和排出宫腔内积血和胎膜的作用。宫缩时,于下腹部可摸到隆起变硬的子宫。这是生理现象,一般持续3~4天自然消失,不需做特殊护理。疼痛严重的产妇可做下腹部热敷、按摩。但必须排除胎盘、胎膜在子宫内的残留,如有残留,宫缩痛往往较重,常伴有较多阴道出血,需医疗介入。

  许多产妇产后3~5天或更长时间,解不下一次大便,造成腹胀、肛裂、痔疮等多种不良后果。由于产后腹压下降,排便使不上劲。而分娩前后又因进食较少,剖腹产还要术前术后禁食,肠道内没有一定容量的食物残渣,不足以刺激排便。如果有会阴裂伤或会阴切开,蹲下排便时可引起疼痛,产妇不敢排便。剖腹产不能马上下床,而产妇又不愿在床上躺着排便、排尿。这些都造成产妇产后便秘,消化不畅。

  其实,除非有产后并发症,医生要求产妇卧床休息,通常情况下,剖腹产24小时后就可以下床大小便了。为防止产后便秘,产妇应适当增加活动量,加强腹肌与盆底肌的锻炼,做产褥期保健操;正确搭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可睡前饮蜂蜜水1杯。

  产后泌尿系感染

  产前或产后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诱发前尿道细菌进入膀胱,造成尿道和膀胱黏膜损伤,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危险。统计资料表明,分娩前常规导尿,产褥期发生尿路感染者占9%;留置尿管72小时以上者,几乎全部发生菌尿,细菌沿尿道与导尿管之间的黏膜上升而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甚至肾盂肾炎。

  产后注意会阴局部清洁,处理好分泌物,不要憋尿,多饮水,这样可预防泌尿系感染。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腰痛等症状,要及时看医生。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