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7阅读
  • 0回复

[科学家庭育儿]拍头?抓耳?扯头发?娃这几个自虐动作可能在求救,看不懂就晚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20

  
宝宝们时常会做出一些萌翻天的动作,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心里软成一汪水!
然而,萌萌的画风也有突变的时候,好端端的宝宝开始“自虐”了是咋回事?
摇头、撞头、拉扯耳朵、频繁眨眼睛.......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别瞎猜了!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来说出“宝宝自虐行为”背后的秘密,有些情况的确藏着疾病的信号,宝爸妈们务必警惕!
1
娃摇头、拍头是缺钙?不一定!
对于娃摇头这件事,想必不少爸妈会有这样的担忧:




事实上,大多数宝宝“摇头、拍头”都不是缺钙,这只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4、5个月左右的宝宝,常会出现双耳内侧发育不均衡,这个阶段宝宝会感到耳内有异物或头晕,摇头恰好能缓解这种不适。
随着宝宝发育,一般在1岁前会逐渐消失。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当然,摇头是缺钙这个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除了摇头,宝宝还伴随这些情况:
身高、体重不达标;
枕秃、多汗、易惊醒;
平时喂养中可能奶量不充足,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
户外活动较少。
这就有可能因为从饮食中获得的钙不充足,或因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而有缺钙的危险了。
建议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遵医嘱进行纠正和补充。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摇头的“非正常原因”,不止缺钙一种,还有可能是这4种原因: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宝爸妈如果通过观察、分析,还是没法确定宝宝摇头是何原因,可以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看看有无异常。
找到原因的爸妈只需“对症”处理即可,如果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更不必担忧了!
2
偏爱揪耳朵?中耳炎了解下!
宝宝们的小动作可不止摇头一种,有些宝宝就偏爱揪耳朵,耳朵揪红了都乐此不疲!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小宝宝们对未知的一切都有探索的欲望,包括长在自己身上的器官,扯耳朵在一定程度上和吃手、男宝扯小JJ是一样的,纯粹是满足好奇心。
不过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宝宝患了中耳炎!
这时宝宝的耳朵内侧会发痒,甚至有疼痛感,扯耳朵是宝宝在“自行治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对于小宝宝来说,无法明确表达“耳朵痒、痛”,家长极易忽视。
所以当宝宝频繁抓耳朵,并且喝奶时烦躁、哭闹,或近期患过感冒、呼吸道疾病,就要考虑是中耳炎在“作怪”了!
然而提到耳朵,与之密切相连的“耳屎”自然不能落下。
耳屎多,也是让宝宝对耳朵“下手”的常见原因!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耳道有自洁功能,但有些宝宝可能会因耳屎偏多自己抓耳朵。
这种情况下,爸妈可以用软棉签给宝宝清理耳廓,不建议直接掏耳朵。
如发现宝宝耳屎过多,或者流出液体分泌物、有臭味,则需带宝宝去看医生,遵医嘱处理。
3
频繁眨眼睛,首先自查这件事!
说完了耳朵,再来说眼睛。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宝宝频繁眨眼睛,是心里起风了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可能是宝宝在“自娱自乐”!
眼睛一张一合,能让宝宝觉得看到的画面有趣,自然会反复眨眼,或者是在模仿其他人,觉得好玩。
如果是这样,那就大可不必担心了,但是要先排除这几种原因:
1. 首先宝爸妈要自查这件事——是否让宝宝电子产品看多了?
把娃交给手机带,是养育大忌!首当其冲的危害就是对宝宝眼睛伤害大,眼疲劳、眼干、近视通通都会找上娃!
所以发现宝宝频繁眨眼,家长们要先检讨下自己。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 考虑宝宝是否患了结膜炎!
结膜炎会引起宝宝眼睛不适,结膜会充血,可能眼部还有异常分泌物。
宝宝不仅眨眼睛,还有频繁揉眼睛,一般家长通过观察眼部就可以发现。
3. 眼睛进异物!
科大大之前就讲过异物入体的内容,眼睛就是其中的重灾区!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一根睫毛、一片柳絮,都会引起眼部不适,因此宝宝眨眼也要注意是不是眼里进了异物。
大一点的宝宝眨眼睛、眯眼睛可能是视力问题,建议及时去检查视力哦!
4
挤眉弄眼、清嗓子是抽动症吗?
宝宝的这些异常行为,单个出现还可以冷静对待,要是集中出现,爸妈们就要慌了!
挤眉弄眼、耸肩、听到动静一激灵、频繁清嗓子、发出“哼哧”声......
会是抽动症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说起抽动症,起病年龄通常多见于5-10岁。抽动表现第一次被关注到的时候,常是在孩子读小学前后。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和小宝宝相比,自我意识逐渐加强,获取资讯的渠道丰富,容易尝试模仿行为。
如果宝宝只是恰好有些身体不适,有了一些类似表现,可千万别急着给孩子贴“抽动症”标签!
下面科大大总结除了抽动症的表现,家长们不放心可以一一对照: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抽动症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躯体因素、神经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如果怀疑宝宝得了抽动症,一定要尽快去正规医院治疗。
建议家长选择儿童心理行为科小儿神经内科就医。
关于宝宝的异常行为,今天就讲到这里了,爸妈们悬着的心是不是有一部分放下了呢?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