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1阅读
  • 0回复

[90育儿]10岁男孩出生被诊断为智障,长大后却成为数学天才,网友:跪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03

  
显然当一个人拥有超高的智力水平时,他未来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被贴上“前途无量”的标签,而对于在智力上稍有欠缺的孩子,人们又会拿出“一碗水看到底”的鄙夷姿态来否定其未来发展。
父母们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天资过人、聪明伶俐,并且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教育智慧,而事实上,当天不遂人愿时,父母教育的终极意义才刻意真正得到显现。




被嘲笑生了个智障儿子,可宝妈并不“认命”,如今10岁少年归来网友直呼:天才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来自陕西的一名10岁男孩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在节目一开始,男孩的状态引发了全场观众的质疑,人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男孩的“特别”,目光呆滞,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所有的行为表达都在暗示这个孩子并不“正常”。

主持人解释说,这名男孩在刚出生的时候就被医生诊断出患有智力障碍,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智障”。不过之后小男孩的表现却让人们根本无法相信眼前的男孩是智障,有观众直呼“跪了,跪了!这孩子是天才。”
原来小男孩喜欢数学,尤其是在数字计算方面,他的计算速度要比计算机还要快。在主持人连续问出复杂的计算题比如说开方时,男孩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答案,并且准确度百分百。在场的评委不敢相信眼前男孩的数学能力,直言他会前途无量。




而一直陪在男孩身边的妈妈对此也十分动容。妈妈在养育男孩的这些年里受到了很多的嘲笑和质疑,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孩子的想法,她说她不相信儿子是“傻瓜”,她要让孩子上学,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于是即便入学时多有艰辛,但是一家人还是挺过来了。可以说正是妈妈的不放弃才有了天才少年的传奇。
父母教育应该避开哪些认知误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父母教育应该避开哪些认知误区?
1. 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
当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抱有过高的期待时,这不仅会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同时也会在不断的失望中影响自身对于孩子能力的判断。
从来没有考过第一名的父母要求孩子考第一,自己对待生活得过且过时却要求孩子不能有一刻懈怠,不得不说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父母身上时刻都在上演着大型“双标”现场,此时孩子一点点的失败都有可能成为父母否定孩子能力的理由。




2. 被盲目攀比的焦虑裹挟
当孩子成了父母眼中比较的对象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接受着父母的苛刻审视。父母们不想输,于是默默地在孩子身上加重了筹码,辅导班、学区房也随之成了父母们趋之若鹜的对象。
父母们由此变得焦虑,神经敏感地放大了每一次考试成绩对孩子人生的影响,孩子不能输,因为父母不允许他输。
3. 轻信批评教育是教育中的“激将法”
有些父母明明很爱孩子,但是却学会不会好好和孩子说话。在他们口中“宝宝你真棒”这样的肯定表达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见缝插针的讽刺和打击。
父母们习惯把批评当教育,“你这个蠢货”要比任何评价都来得更顺口。父母们以为这是在激励孩子努力的激将法,却不知这是在消磨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在摧毁孩子内心的自我评价。




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1. 懂得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孩子们总是充满朝气的,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所以真正聪慧的父母是懂得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的,他们懂得如何让这些闪光点散发出更大的光芒,懂得如何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我激励。
2. 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孩子对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尤为看重,即便环境中有太多否定的声音,只要父母站在自己这一方面,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不会被伤害。父母的信任和尊重让孩子感受到了更为平等的关爱,这也让孩子在逆境中更容易生出不畏惧的勇气。




3. 认可孩子身上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各自的喜好和擅长,所以为人父母所能给予孩子最贴心的疼爱是愿意看到并且接纳孩子身上的不同。能够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一段路这已然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千万不要在教育中迷失了对孩子的爱的初心。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引导远不应该局限于成绩分数或者是才艺表演,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和安全感才是其未来成长道路上的能量保证。不贬低孩子,愿意接纳孩子身上的特别之处,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大家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喜欢这篇文章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