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栏开关
历史记录我的版块
- 娱乐频道
![]() |
今日: 0|主题: 214|帖数: 214 杨二嫂社区 浙江特色 民俗风情 |
新窗 排序: 最新发帖|最后回复 |
|
回复 | 最后发表 |
![]() |
[风俗文化]
又是一年三月三!探秘“壮族三月三”五色糯米饭制作 ![]()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农历三月 .. |
冷知识
2020-03-25 |
0/370 | 冷知识 |
![]() |
[春节]
小时候过年才是真有意思!好怀恋~ ![]() 每日小情书:两个人在一起,更多的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对方,这就是包容。如果光想着改变对方,那不是生活,那是战争。 本文已推送至【今日头条号】 小时候过年才是真有意思!好怀恋~/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啦,小 .. |
西湖夜读
2019-01-03 |
0/1163 | 情感系女生 |
![]() |
[春节]
莫言:《过去的年 》我怀念那时候的过年 ![]() 过去的年作者:莫言退回去几十年,在我们乡下,是不把阳历年当年的。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春节才是年。这一是与物质生活的贫困有关——因为多一个节日就多一次奢侈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观念问题。春节是一 .. |
冷知识
2018-09-27 |
0/653 | 冷知识 |
![]() |
[岁时节令]
“八月十五杀鞑子”真是中秋吃月饼的来历吗? ![]() 编者按:从今天开始,2018年的中秋假期已经开始了。时至中秋佳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的传统了。而提及月饼,很多人可能会想起一个“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的典故。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真的跟中秋节与月饼 .. |
忆江南
2018-09-24 |
0/636 | 残剑 |
![]() |
[岁时节令]
传统习俗-中秋节知识大全 ![]()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 .. |
忆江南
2018-09-23 |
0/606 | 残剑 |
![]() |
[岁时节令]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古至今,《诗经》中的这句咏叹,成为人们吟诵节气与爱恋的绝美佳句。酷暑离去,秋意渐浓。面对无尽秋色,文人墨客的情怀落在层林尽染间,也落在沾满清晨露珠的草木上。秋 .. |
忆江南
2018-09-09 |
0/654 | 残剑 |
![]() |
[岁时节令]
端午佳节,千里粽香。 ![]() 端午佳节,千里粽香。 |
收藏夹
2018-08-05 |
0/795 | 收藏 |
![]() |
[岁时节令]
端午插艾 祛病防疫 ![]() 端午插艾 祛病防疫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达到祛病防疫的目的。 |
收藏夹
2018-08-05 |
0/625 | 收藏 |
![]() |
[岁时节令]
春分|春分至,莫负好时光!还有这些老习俗不能忘…… ![]() 气温“跌跌不休”,春分节气依然准时“赴约”。春分历来有放风筝的民俗,就像宁波本土民谣中唱的:“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风筝)”……此时正值农历二月,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正在“攻城略地”。中国气象局气象服 .. |
拾贝人
2018-03-22 |
0/964 | 拾贝人 |
![]() |
[岁时节令]
「我们的节气」惊蛰:何人与我话短长? 今日惊蛰。惊蛰,古称启蛰,大多在每年的3月5日、6日或7日。蛰,藏也,这个时候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过冬的动物们,因此称“惊蛰”。惊蛰三候惊蛰惊蛰,当沉睡的动物从睡梦中惊醒,睁眼看 .. |
杭州小报
2018-03-06 |
0/752 | 杭州小丸子 |
![]() |
[风俗文化]
元宵节竟变成汤圆节?这份完整的元宵节习俗你要知道!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 .. |
杭州小报
2018-03-05 |
0/686 | 杭州小丸子 |
![]() |
[春节]
讲真,三十年前《新闻联播》里的春节,太有年味了! 还记得小时候怎么过年吗?穿新衣,戴新帽,燃鞭炮,讨红包小时候过年可是“天大的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怀个旧从30年前的《新闻联播》里追寻我们记忆中的年味儿↓看《新闻联播》里的春节,感受30年前的年味儿过年,最开 .. |
拾贝人
2018-02-23 |
0/960 | 拾贝人 |
![]() |
[春节]
读懂正月,看中国年文化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正月是“一元复始”的标志,是老百姓最重视的一个月。在民间有这样的风俗,会把正月里发生的事情看做一年运气好坏的“兆示”。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正月里的禁忌很多。尽管有些 .. |
拾贝人
2018-02-23 |
0/691 | 拾贝人 |
![]() |
[春节]
习俗 | “今天最好别训孩子”?初七习俗,你都知道吗? 相传正月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因此也叫人庆节。这一天,人们要吃七样羹、出游登高、捞鱼生。“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这么多人一起过“生日”,你有什么想说的?还有最最重要的一条.. .. |
拾贝人
2018-02-22 |
0/717 | 拾贝人 |
![]() |
[春节]
今天要“送穷”,我妈问我“你怎么还不走?”正月初六,怎么“送穷”? 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初六,这一天是老黄历中的“马日”,正所谓“大年初六,马到成功;万户千门看,沥酒拜街中;下田备春耕,无人不送穷。”正月初六为“送穷日”,民间认为春节期间不倒垃圾,否则就倒了“福气”。然 .. |
拾贝人
2018-02-22 |
0/698 | 拾贝人 |
![]() |
[春节]
正月初六“马日”及“送穷鬼”的习俗由来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 .. |
拾贝人
2018-02-22 |
0/666 | 拾贝人 |
![]() |
[春节]
年没变,心变了(感慨万千) 年是什么?我们小时候,年就是父亲买回来的肉,平常吃不起过年解解馋;年就是母亲买的新衣服,平时穿的衣服都带补丁,只有过年了穿件新衣服;年还是那一串串小鞭炮,噼里啪啦伴着欢声笑语,年也是兜里的几毛零钱,揉 .. |
拾贝人
2018-02-21 |
0/719 | 拾贝人 |
![]() |
[春节]
正月初五“牛日”的由来和“破五”的习俗 正月初五又称牛日,是汉族民间传说中女娲造牛的日子。东南西北中 路路遇财神。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汉族民间认为初一至初四的禁忌在这一天里,都可以打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 |
拾贝人
2018-02-21 |
0/682 | 拾贝人 |
![]() |
[春节]
年味儿为什么淡了?也许你欠孩子一种仪式感 这两天,总有人说,这年是盼来了,可年味怎么越来越淡。曾经承载全部心愿的压岁钱,忙活一整天的手工年夜饭,雷打不动的除夕全家守岁……为何越长大,越怀念过去的年?其实,年一直在,平等而吉祥,不同的只是过年的 .. |
拾贝人
2018-02-21 |
0/730 | 拾贝人 |
隐藏
快速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