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0阅读
  • 0回复

[母乳喂养]母乳怎么喂?如何开奶?母乳那些事请看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保健院
 

发帖
1475
铜币
1523
威望
147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针对我国6月龄内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提出《6 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 Xg d-^  
①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OGg\V V'  
② 坚持6 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Bk\Y v0  
③ 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D& pn@6bB  
④ 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c45 s #6  
⑤ 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o3hgkoF   
⑥ 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C<C$df  
P}~MO)*1  
关键推荐1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xgMh@@e  
1.1 关键推荐 &u [{VR:  
①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rmzzbLTu  
②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9FGFBm4]  
③生后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N$kxf  
④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Fc@R,9  
⑤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1s(T#jh  
1.2 如何开奶 7:olStK  
如果顺利分娩,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婴儿娩出后应尽快吸吮母亲乳头,刺激乳汁分泌并获得初乳。开奶时间愈早愈好,正常新生儿第一次哺乳应在产房开始。当新生儿娩出断脐和擦干羊水后,即可将其放在母亲身边,与母亲皮肤接触,并开始让婴儿分别吸吮双侧乳头各3 ~ 5 min,可吸吮出初乳数毫升。刚出生的婴儿已具备很强烈的觅食和吸吮反射能力,母亲也十分渴望看见和抚摸自己的婴儿,这种亲子接触有利于乳汁分泌。故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奶。正常分娩的情况下,不宜添加糖水和奶粉,以避免降低新生儿吸吮的积极性,也可降低过敏风险。 YA,~qT|  
1.3 母乳哺喂方法 =S{OzF  
哺喂婴儿时,推荐坐着喂奶。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吮另一侧。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完成喂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出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止溢奶。 LUD .  
1.4 如何促进乳汁分泌 OC*28)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吸吮母乳,勤吸吮(每侧乳头每隔2 ~ 3 h要得到吸吮一次);必要时(如婴儿吸吮次数有限时),可以通过吸奶泵辅助,增加吸奶次数。母亲身体状况和营养摄入是乳汁分泌的前提,因此分娩后要合理安排产妇休息、饮食和宝宝喂哺,处理好休息、进餐与亲子接触、吸吮母乳之间的关系。精神放松、心理愉快是成功母乳喂养的重要条件,产妇应从生产的辛苦中多体会生育的幸福,愉悦心情,享受哺喂和亲子互动。此外,在孕期就需要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得到周围亲朋、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这也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必需环境。 SI~jM:S}  
1.5 如何判断乳汁分泌量是否充足 "\EX)u9ze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乳汁分泌充足: 4 9N.P;b  
①婴儿每天能够得到8 ~ 12 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 8)bR\s   
②哺喂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 :=y5713  
③出生后最初2天,婴儿每天至少排尿1、2 次; pk9Ics;y  
④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3 天消失; WfaMu| L  
⑤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 8次; Q&.uL}R  
⑥出生后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 VA[EY`8  
⑦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4~ 10次。 g>h/|b w4  
2 、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vtX  
2.1 关键推荐 &*>.u8:r  
①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 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 个月。  7q y PI  
②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6 ~ 8 次或更多。 H;4QuB'^  
③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tnobqL'  
④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月龄前添加辅食者,应咨询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作出决定。 )>{ .t=#  
2.2 如何判断母乳摄入量 =tD*,2]  
母乳喂养时,不需要将乳汁挤出称重来估计婴儿的摄乳量,可通过观察婴儿情绪或尿量来判断母乳摄入是否充足。一般来讲,如果婴儿每天能尿湿5、6个纸尿裤,就说明婴儿是能吃饱的。此外,可通过称量婴儿摄乳前后的体质量来判断。定期测身长、体质量、头围,标记在WHO儿童成长曲线上,就可判断婴儿的成长是否正常。只要婴儿生长发育正常,就说明其饮食量足够。 V5(_7b#z``  
2.3 需要间接哺乳的时机及正确方法 }},0#Ap  
虽然母乳充足,但有些情况下乳母无法确保在婴儿饥饿时直接喂哺婴儿,如危重早产儿、乳母上班期间等,此时只能采用间接哺喂方式。需要间接哺乳时,建议乳母用吸奶泵定时将母乳吸出并储存于冰箱或冰盒内,一定时间内再用奶瓶喂给婴儿。吸出母乳的保存条件和允许保存时间见表1。 avq$aq(3&  
rs?Dn6:;B  
2.4 母乳喂养的误区 (a#gCG\  
以下是关于母乳喂养的一些误区: >\[]z^J  
①吸出乳汁再用奶瓶喂哺,可以很容易判断婴儿摄乳量; j yD3S a3  
②为了减少婴儿感染风险,喂奶前需要消毒妈妈乳头; r|UJJ9i  
③有些妈妈的乳汁太稀、没有营养,需要添加奶粉补充营养; U.,S.WP+d  
④母乳喂养过频会使婴儿发胖; WGn=3(4  
⑤新生儿出生后可暂时用奶粉喂养,等待乳汁分泌。 pM@8T25=  
3 、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3.1 关键推荐 E>s+"y  
①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②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但一般每天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次以上,生后最初会在10次以上。③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④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 N-QS/*C.~  
3.2 如何判断婴儿因饥饿哭闹 U4=l`{5on  
婴儿生后最初几周内,鼓励妈妈每24 小时进行8~12次喂养。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包括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婴儿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哭闹。随着喂养,若母乳喂养适宜,喂养次数可降至每24小时8次,最长夜间无喂养睡眠可达5h。 Zpg;hj5_  
BzS4:e<  
4 、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27$x&6>S  
4.1 关键推荐 Qwpni^D8j  
①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310μg(400 IU)。 _Z]l=5d  
②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Op-z"inw  
③新生儿出生后应肌内注射维生素K1 1 mg。 vQLYWRXiA  
4.2 如何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 ^%,{R},s  
在婴儿出生后2周左右,采用维生素D油剂或乳化水剂,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400 IU),可在母乳喂养前将滴剂定量滴入婴儿口中,然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对于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D有困难者,可每周或者每月口服一次相当剂量的维生素D。配方粉喂养的婴儿通过合乎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每日10μg(400 IU)的维生素D可满足婴儿在完全不接触日光照射情况下的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这一补充量对北方地区、冬季或梅雨季节的婴儿都是基本充足的。 2pdeJ  
4.3 6月龄内婴儿通过阳光照射能否获得所需要维生素D Oe;#q  
要让婴儿通过阳光照射获得足量维生素D,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阳光充足,皮肤暴露范围足够,阳光暴露时间充足。显然这些要求受当地季节、居住地纬度、环境污染等条件的影响。相比较而言,通过维生素D补充剂来补充,难度小,可靠性高,因此婴儿应该口服维生素D 400 IU/d。 rb-ao\  
4.4 如何给新生儿和婴儿补充维生素K R?iCJ5m  
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母乳喂养儿从出生到3 月龄,可每日口服维生素K125μg,也可采用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2mg,然后到1周和1个月时再分别口服5mg,共3次;也可由专业人员给新生儿每日肌内注射生素K11~5mg,连续3d,可有效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生。合格的配方奶粉中添加了足量的维生素K1,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混合喂养儿和人工喂养婴儿,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K。 g0j)k6<6(Y  
I Wu=z!mO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Mq\3  
5.1 关键推荐 A9b(P[!]T:  
①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 P6.PjK!Ar  
②以下情况很可能不宜母乳喂养或常规方法的母乳喂养,需要采用适当的喂养方法如配方奶喂养,具体患病情况、母乳喂养禁忌和适用的喂养方案请咨询医师或营养师:a. 婴儿患病;b. 母亲患病;c. 母亲因各种原因摄入药物和化学物质;d. 经专业人员指导和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 Q~nVbj?c2v  
③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6月龄内婴儿。 J-tqEK*  
5.2 什么是婴儿配方奶 s0dP3tz>  
也常常称为婴儿配方食品,是参考婴幼儿营养需要和母乳成分研究资料,以牛奶或羊奶、大豆蛋白或谷类食物等为基础原料,经过一定配方设计和工艺处理而生产的用于喂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健康状况婴儿的食品。由于婴儿配方食品多为乳粉(再冲调为乳液喂养婴儿)或可直接喂养婴儿的液态乳,所以又常称为婴儿配方乳或婴儿配方奶。 8^}/T#l  
5.3 为什么婴儿配方奶粉不能与母乳媲美 ~BuzI9~7P  
虽然婴儿配方奶粉都经过一定配方设计和工艺加工,但其保证了部分营养素的数量和比例接近母乳,却无法模拟母乳中一整套完美独特的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体系,如低聚糖、铁蛋白等和免疫球蛋白等以及很多未知的活性成分。 k!x|oC0  
5.4 婴儿配方食品的常见种类 N_bgWQY  
婴儿配方食品根据适用对象不同分为以下几类:①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0 ~ 12 月龄婴儿食用,作为母乳替代品其营养成分能满足0 ~ 6月龄正常婴儿的营养需要;②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适用于6月龄以后婴儿和幼儿食用,作为其混合食物中的组成部分;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用于生理上有特殊需要或患有代谢疾病的婴儿,例如早产儿、遗传性代谢缺陷儿(如苯丙酮酸尿症)、乳糖不耐受儿、牛乳过敏儿等。 %CHw+wT&  
6 、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QUW`Yc  
6.1 关键推荐 ~Pw9[ycn3  
①身长和体质量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 doAeTZ  
②6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质量,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F$?`q`  
③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生长状况。 *|Vf1R]  
④出生体质量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 xg/(  
⑤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9He  
6.2 如何测量婴儿/幼儿的体质量和身长 - $<oY88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都有专用的婴儿体质量秤,可以准确测量婴幼儿体质量,及时发现体质量变化。测体质量时最好空腹,排去大小便,尽量脱去衣裤、鞋帽、尿布等,最好能连续测量两次,两次间的差异不应超过10g。 .4\I?  
在家中给婴幼儿称体质量时,最好使用专用婴儿体质量秤。如条件有限,也可由家属抱着婴幼儿站在家用体质量秤上称体质量,再减去大人的体质量,即为婴幼儿的体质量。由于普通家用体质量秤的测量误差在100g左右,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得知婴幼儿在短期内的体质量增长,而只是适用于观察较长时间的体质量变化。 ?Vd~  
2岁以下婴幼儿应躺着量身长,身长为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有专用的婴幼儿身长测量量床。婴幼儿在测量身长前应先脱去鞋、袜、帽子、头饰、外衣裤。让婴幼儿仰躺在量床上,请助手或家属扶住婴幼儿头部,头顶顶住量床顶板,测量者注意让婴幼儿保持全身伸直,左手按直婴幼儿的双膝部,使两下肢伸直、并拢并紧贴量床的底板,右手推动量床测量滑板,使滑板紧贴婴幼儿的足底,并使量床两侧测量值一致,然后读取数值,精确到0.1cm。最好能连续测量两次,两次相差不能超过0.4cm。 b_RO%L:"yL  
在家里测量时,可以让婴幼儿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贴上一软尺。在婴幼儿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读取头板内侧至足板内侧的长度,即为婴幼儿的身长。 %3qjgyLZ|  
6.3 如何评价婴儿/幼儿生长发育状况 Q&:)D7m\)S  
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生长标准数据,利用Z评分指标进行评价。Z评分:实测值与参考人群中位数之间的差值和参考人群标准差相比,所得比值就是Z评分。常用的Z评分指标有:①年龄别身高/ 身长Z评分。②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③身高/身长别体质量Z评分。④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评分。 5N ZuaN  
6.4 为什么婴幼儿的生长不宜追求参考值的上限 :@i+yN cV  
生长曲线和参考值是基于大部分儿童的生长发育数据推算的范围,是群体研究结果。每一个儿童都会有其自己的生长曲线,其曲线一般都处于推荐的参考值范围内,但并不是每个儿童的生长曲线一定处于平均水平或上游水平。参考值的上限指的是同龄儿童中处于上游2%或3% 的水平,显然不可能所有的儿童都处于此水平。 c ^ds|7i]a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保健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