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2阅读
  • 0回复

[热点关注]几招教你如何不做情绪化家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230
铜币
1318
威望
1377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15
WXgGB[x  
导读 9 }_ccq  
yo=0Ov  
有时候我们难免对屡教不改的孩子大动肝火,有时候孩子吵闹不已我们忍不住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M6mJ'Q482  
W.O]f.h  
愈小的孩子愈不了解成人,愈容易将所有的错归咎在自己身上,而且会想:“爸妈不爱我了”。 X$4MpXx  
Sph:OX8  
当孩子的心被我们伤害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跟孩子重修旧好呢? FLE 2]cL-  
'K:zW>l  
【首先你要跟自己和好】 {G^f/%  
?~_[/  
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 #rs]5tx([  
q4wS<, 3  
看着孩子受惊吓唯唯诺诺的样子,冲动过后的父母又懊悔又心酸,很多家长在“风暴”过后,都忍不住用尽方式去弥补、修复亲子关系。 @$bEY#*C  
d4]9oi{}  
家长往往一心一意“哄”孩子,很少反思,了解自己,以至于下次同样被冲动的情绪冲昏头脑,陷入恶性循环。 c|,6(4j>$  
pMy];9SvW  
因此家长要以“学到经验”的心态原谅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与建设性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5h~&kA  
@UG%B7  
【反思当时的情绪状态】 sBuOKT/j  
mO1r~-~AJ  
和孩子重修旧好前,不妨自己先反思当时管教失控的原因是什么? @|hn@!YK  
*53@%9 {u  
是因为当时因为某件烦心事心情很差?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一再说教很多次都没用,觉得自己失去耐性了? FWJhi$\:D]  
oTjsiXS  
【重新整理思绪】 "N\tR[P!  
+uD4$Wt_F  
如果你已经找到自己发脾气的原因,接下来就是要重新思索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Mx? (  
y))) {X  
例如:发现自己特别在意孩子顶嘴,是因为他讲话的态度令人不舒服?还是自己不容许孩子有个人想法?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ivb?B,Lz0  
X":T>)J-  
【安定自己】 TTSyDl  
q0a8=o"|  
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你不妨采用冷处理方式。  q(C <w  
$QB~ x{v@n  
比如你发现自己将要爆发时,先离开现场冷静一下,或者喝杯水,给自己缓冲的时间。 0K *|B.O  
>#[u"CB  
你也可以在心中默念“冷静冷静”整理一下情绪。 +YA,HhX9  
}+wvZq +c  
【跟孩子和好六步骤】 i;GF/pi  
F4|Z:e,Hr  
当你已经顺利地找到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且已经对下次同类事件准备好预案,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思考如何跟孩子和好。 zZ11J0UI  
l2lyi  
①向孩子坦诚你的错误 /eI]!a  
`uN}mC!r]  
其实,只要我们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谅我们的。 e71dNL'$  
8:= EA3  
家长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了,请求他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知道你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而且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 HL*Fs /W  
nR2pqaKc  
比如:“妈妈很抱歉,刚刚有没有吓到你?现在心情还好吗?”鼓励孩子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阴影。 ys#V_ysb  
-T0@b8  
②让孩子知道你学到的经验 l)^sE)  
rbEUq.Yk]~  
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往往只是很笼统地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然后孩子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9BA*e-[  
 /l)|B  
所以在求原谅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解释你这次反思学到的经验:“妈妈再怎么生气、伤心,也不应该那样说话。如果妈妈下次说:‘我很生气,因为你跟我说你要上床去睡觉,却还在玩玩具,我有受骗的感觉。’这样讲,你会不会了解呢?” j0F'I*Z3  
!eH9LRp  
这样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1T?\  
ff3HR+%M  
③问问他,你想妈妈下次怎么办 ~g_]Sskf7  
;vDjd2@  
孩子喜欢受到尊重的感觉。当孩子确实屡教不听,而你对此又很生气的话,你不妨主动出击,保证自己下次不再随便发脾气,但是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孩子想妈妈怎么做。 (> {CwtH][  
x%WL!Lo  
“当妈妈很生气时,如果以这件事来说,你希望妈妈怎么说,你才会了解呢?” #,4CeD|(D,  
z|5Sy.H>  
“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你不想妈妈发脾气,你要怎么做呢?” F}C.F  
GOII B  
④下次让孩子主动提醒你 X-$\DXRIo  
M ~uX!bDH  
经过这次事件你可以和宝宝来个小约定,“下次妈妈再发脾气的时候,你主动提醒妈妈‘不要生气’,好不好?” ?;dfA/  
jwe^(U  
这样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伤害事件,又能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会生气,自己是不是也做错事了。 5,,b>Z<  
n= +K$R  
⑤回到事情原点,就事论事 8>KBh)q  
* t-Wol  
孩子对于你刚才的情绪失控表示理解了,但为了避免同样的应激事件再次发生,家长就应该针对这件事,好好给他上上教育课,提醒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错了。 M&/([ >Q  
(r]3tGp  
比如:“刚刚妈妈叫你吃饭收玩具时,你说的跟做的不一样。如果再一次,你可以怎么做,不会让妈妈觉得你在骗我。” [!k#au+#c  
!B#Lea  
然后讨论这件事可以怎么解决,孩子也就懂得下次该怎样做得更好了。 :nPLQqXGQ  
l^$8;$Rq  
⑥谢谢孩子的原谅 9AGf4tuy  
|~Op|gs  
跟孩子和好的最后一步,不忘谢谢孩子的原谅,你可以和孩子勾勾指头,约定彼此生气时的表达方式不能伤害自己和别人,不随便发脾气,而是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7 z#Xf  
[xigua]7273886858419896869[/xigua]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要你穿上这身白大褂,你就要对生命负责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