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4阅读
  • 0回复

[常见问题]宝宝这些小毛病别大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0
铜币
48
威望
30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婴儿阶段,孩子发育的可塑性最强,发现“小毛病”后越早干预,孩子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越大。 N U`  
'kO!^6=4M  
不会抬头或显示发育迟缓 vuY~_  
lchPpm9  
宝宝出生后各阶段的发育,请宝妈们记住这个顺口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意思是,正常的宝宝2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独坐,7个月会在床上滚来滚去,8个月会爬,周岁会学步。 .jjG( L  
);&:9[b_  
“精神发育迟滞”的宝宝往往抬头较迟,存在大脑发育不良。发现宝宝动作发育明显滞后或异常,父母就要引起注意,及早带孩子就医。 A*547=M/(j  
P:MT*ra*,  
轻度的发育迟缓儿童,学龄前期只是走路、说话等发育较晚,应付日常生活交谈能力还可以。因此家长不易察觉,需要引起警惕及时诊治。 fHd#u%63K  
={@6{-tl  
趴着睡易造成婴儿捂息 mSl.mi(JiZ  
V{3x!+q  
许多宝宝喜欢趴着睡,即使抱正,过一会又会趴着。其实,与成人一样,对宝宝来说,最好的睡眠姿势应该是仰卧或右侧卧,以免压迫心脏等器官。另外,趴睡还有可能造成婴儿捂息而猝死。若将宝宝抱正睡会引起孩子哭闹,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睡熟之后,再将其抱正,或在洗完澡后让孩子俯卧一段时间,但时间不宜太长。尤其大人入睡后,要将宝宝抱正睡。宝宝越小,可塑性越强;久而久之,宝宝就适应仰卧或侧卧睡了。 > jc [nk  
ok\vQs(a  
&(l9?EVq1  
咬手指和摸自己的“小弟弟”别成习惯 z/@slT  
0[?Xxk}s0  
对于孩子咬手指、满地乱爬、摸自己的“小弟弟”等一些宝宝自己无意识的小毛病,家长也大为头疼。有些专家认为,大可不必在意。有些专家认为需要有技巧地早干预,如利用注意力转移法。 6fEqqUeV  
fSvM(3Y<Qh  
aQ\$A`?  
  持“大可不必在意”观点的专家认为,1岁以内的宝宝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对他们来说,这是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最佳途径。只要小手干净,大人不需要强行阻止。除了啃手指,宝宝喜欢满地乱爬乱走、摸自己的“小弟弟”都没必要制止,有些时候,家长越关注孩子的这些行为,孩子反而会把这些小毛病当成习惯。“随着宝宝长大,这些小毛病自然会消失。”如果家长强行纠正,就是时刻提醒这是不对的;家长如果特别在意宝宝的小毛病,宝宝自己也会开始关注,这样一来,本是无意识的行为就很容易变成习惯。 %S^8c  
>V8-i`  
   认为“可利用注意力转移法早期干预”的专家认为,遇到喜欢咬手指这种情况,家长不如干脆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或者适当给点磨牙饼干,宝宝会很开心的。 K:# I  
K} X&AJ5A  
   在面对宝宝摸自己“小弟弟”这些无意识的小毛病时,也要尽量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在宝宝摸自己“小弟弟”时,不要直接打开孩子的手,而是拿出平时他喜欢的玩具,陪他做游戏;或讲故事,或直接带他出去玩等,分散、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他很自然地不再做这个动作,时间久了,这个小毛病自然就会改掉。相反,如果家长很关注宝宝这个行为,那么宝宝自己也会很在意这个动作,养成习惯可不太好。 -**g ~ty)  
\\B(r  
  纠正小毛病千万别训斥 |[ai JR[Q  
)W _v:?A9  
  除了宝宝无意识的小毛病,生活习惯上的坏毛病家长就要注意了。随着宝宝的长大,吃饭时爱看电视、玩玩具,故意把东西随地乱扔等,这些生活习惯上的坏毛病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宝宝人格的形成。 VY=jc~c]v  
Iom'Y@x  
  当然,在家长纠正宝宝生活习惯上的小毛病时,建议家长不要采取训斥、谩骂、喋喋不休地指责等方法。因为这样只能增添宝宝的不满和焦虑,不但改不了坏毛病,反而会使宝宝产生逆反心理,小毛病越来越多。 OU $#5  
dn$!&  
aNspMJ  
  想要纠正宝宝的小毛病,家长要首先为宝宝创造一个充满爱心的温馨环境,使孩子有安全感。同时要多和宝宝交流,陪他做游戏,带他出去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改掉自己的小毛病,健康快乐地成长。 y,,dCca  
[xigua]7273886858419896869[/xigua]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传播儿科疾病科普知识,小儿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疾病、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知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