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6阅读
  • 0回复

[档案]城市记忆:昔日江城路 你还能记得多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最美,最美是杭州!
 

发帖
806
铜币
1897
威望
14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3
— 本帖被 admin 从 浙里生活 移动到本区(2022-02-27) —
将近20年的时间过去了,江城路早已不是当年的江城路,过去岁月的点滴在脑海中仍然清晰着…… HV ab14}E  
#?L%M  
F }l_=  
杭州火车站旁的江城路西端入口
(摄于1986年)
江城路北段(左侧高楼为江城饭店)
(摄于1986年)
江城路街景
(摄于1986年)
背着书包走在江城路上的学生
(摄于1986年)
江城路上的金刚寺巷
(摄于1986年)
江城路上的直官牌巷
(摄于1986年)
江城路候潮路交叉口
(摄于2000年)
江城路上的街边小店
(摄于2000年)
江城路上仓桥路路口
(摄于2000年)
江城路路貌
(摄于2000年)
江城路与望江路交叉口
(摄于2000年)
江城路与凤山桥直街交叉口地区
(摄于2000年)
雄镇楼以北的江城路
(摄于2000年)
俯瞰江城路与望江路交叉口地区
(摄于2000年)
江城路南起凤山路南端,与复兴路相接,北至城站广场与环城东路相连,为江干至城站的通道,故称江城路。
雄镇楼南面的江城路路口新旧对比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江城路各段名称的演变:凤山路南端至候潮路段,宋时为通嘉会门之大道,明、清是为通义渡之通道,清末至民国称候潮门外直街。候潮门至雄镇楼巷段,南宋时称泥路大街,又名打绳巷、崇正街,清至民国称候潮门直街,又名雄镇楼。雄镇楼巷至望江路段,南宋称车驾桥,清称包衙前,民国后称车驾桥直街。望江路至城站路段,宋时称马坡巷,明称上、下马坡巷,清道光、咸丰间名洋市,清末改为上、中、下羊市街,民国称上、下羊市街。1950年撤销各段名称,统称江城路。
-I4-K%%B`  
南宋时江城路北段为东城郊,有专为皇家服务的东花园(又称东御园)。其旁有小御园,即五柳园。如今的郭东园路和五柳巷即为东花园和小御园旧址。而路的南端,有唐兴元元年(784)相国李泌建的甘露寺(后名慈云寺),清初为杭州东城八景之一“慈云远嶂”。
tep_g4CQR_  
清宣统元年(1909)沪杭铁路建成通车,在火车站附近筑320米的弹石路(今城站火车站至金刚寺巷段),为杭城修筑汽车路之开端。民国初,对江城路尚余路段逐步改建为弹石路。建国后又经历多次拓宽改造。20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江城路两侧消失或合并20多条街巷,至今仅剩余25条。2009年江城路被列入杭州市“十纵十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之一进行全面修整,终成现状。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江南最美,最美是杭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