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8阅读
  • 0回复

[春节习俗]年味儿为什么淡了?也许你欠孩子一种仪式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7
铜币
811
威望
496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21
— 本帖被 admin 从 民俗文化 移动到本区(2022-02-27) —
这两天,总有人说,这年是盼来了,可年味怎么越来越淡。 2 kDsIEA  
曾经承载全部心愿的压岁钱,忙活一整天的手工年夜饭,雷打不动的除夕全家守岁…… o&q>[c  
为何越长大,越怀念过去的年? -x//@8"   
其实,年一直在,平等而吉祥,不同的只是过年的心情。只要有心重拾那些看似繁琐实则意味深远的仪式,年味,就浓了! Xi&J%N'  
年味变淡, p)IL(_X)  
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 O]u'7nO{{  
小时候是最有“年味”的。 0\%g@j-aD  
那时候我们小孩子过年一定要早早买好新衣,端端正正叠好放在床头,等着初一一早再穿。有一年商场快停止营业了还是没有备好新衣服,真是急得快哭出来。 FRd"F$U  
而年关将近,妈妈最焦虑的是家里的大扫除总还没空搞起来,早晚都要琐琐碎碎念叨着。大扫除那天必定也是很郑重的,要全家大干一整天,扫屋顶爬窗台,小孩子就算帮不了什么忙,也会里里外外地奔跑递抹布,兴冲冲参与迎接这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 S!b18|o "  
大年三十贴春联用的都是现熬的浆糊。浆糊粘上的春联非常瓷实,光刮掉前一年的春联就是个大工程,非半天时间搞不定,还得全家上阵累得满头是汗。再接着熬新一年的浆糊,爬高上低把春联贴得里里外外满满当当。 |ri)-Bk ,  
除夕晚上小孩子都是做好熬一宿的打算,没有熬过去很早就睡下或者初一起得晚了的总要给鄙视。 _nbr%PD,  
我们家没有住在孩子多又热闹的乡下,我也懒,从来不会守岁,但也睡不好,凌晨5、6点就会被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和亲戚邻居家来拜年的小孩们毫不顾忌咚咚咚的敲门声给吵醒。 WBE>0L  
$6"(t=%{  
T^}UE<  
初一一大早在家吃过饺子就开车赶回乡下老家。先去爷爷家磕头拜年,基本腿还没着地爷爷就会半路拦住扶起来,拉着往桌子旁边坐,再胡乱抓些糖果塞进小孩兜里。 \~5|~|9<  
接着男人一帮,女人一帮,小孩一帮,在村里转悠着,是不是亲戚的,只要认识,走在村里的路上见面都问“过年好”。到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一家三口早就分散各家吃饭喝酒不知所踪。没什么计划,正好拜年到了饭点,就留在这家那家吃起来。 MoIh =rw  
我们堂姐妹三个是同年同月生的,每年大年初一还有一个必须的仪式,是三姐妹拍一张合照。 A"V mxP  
在院子里挑一个干净的背景,三姐妹整好衣帽穿戴整齐,摆出剪刀手露出大白牙,咔嚓!当然是用胶卷相机拍的,拿底片各家多洗几张存在家庭相册里。虽然每次都只拍寥寥几张,但很奇怪当时的每张照片都拍得相当好,没有撩头发闭眼睛各种奇怪的动作,面容姣好笑容纯真。我们计划着一直拍到80岁。 !&VfOx:PN  
~sk p}g]  
'Z`7/I4&  
后来—— ]Btkoad  
有了全年无休的商超,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囤积年货; 3xChik{  
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 KMRPleF  
贴春联很少人家用浆糊了,随便的透明胶纸一粘,费不了十分钟功夫; Uq  .6h  
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 y"q aa  
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 )Z/"P\qo  
没有小孩会熬一整夜守岁,人们年初一起床的时间是越来越晚; Ha@; Sz<R  
我不再是需要磕头的年纪,而接受跪拜的老人也已不在人世; "bo0O7InOV  
三姐妹各地求学工作嫁人,除了打开手机的拼图功能,真的找不出别的机会可以合影…… WkTJ M  
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才渐渐觉得丢了什么。 P"w\hF  
{6'X z  
Rg?6eN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I/f\m}}ba  
随便的结果是,节日不再像节日,也不难怪,年味越来越淡。 @[n#-!i  
物质的丰富,让我们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饭带来的喜悦感,仪式的精简,让春节变成日历上沉闷而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5WQl?yMP  
仪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UPh#YV 0/,  
说起仪式感,人们最常喜欢引用《小王子》里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W'[V$*  
仪式,是会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是我们对庸常生活的复仇。 D4=*yP  
比如婚礼,很多男人会不理解女人为了一个做给别人看的仪式去花费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其实,婚礼除了是做给父母亲朋看,也做给自己看。当我们在婚后的一地鸡毛里甩门而出去买刀的路上,也许想起了婚礼那天他热辣诚挚的誓词心中为之一动,就放弃买刀转弯去买了他最爱吃的菜。 79h~w{IT@  
当然,并非少了结婚仪式的婚姻就一定脆弱不堪,只是大摆豪华宴席的婚姻更加坚不可摧。 e,U:H~+]  
但如果条件允许,不在乎排场和花费,我们需要一个仪式昭告天下也告诉自己:从此刻起,新的人生开始了! ]O x5F@  
BR2Gb~#T  
po*G`b;v  
比如吃饭,你以为去米其林餐厅吃一顿繁复讲究的法式大餐才是仪式?我在微博关注了一个漫画家,他把每天妈妈做的早餐都拍照,配文#早饭要吃好#,就是这份每天的早餐竟然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没有华丽的摆盘,文艺范的滤镜,但菜式多样营养均衡,升腾起的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UD.b b  
仪式感,是心不在焉的生活里一顿隆重的早餐。 /v R>.'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多需要仪式感。 Jxe+LG  
还记得那些儿时的仪式感唤醒过我们多少珍重的情感和记忆吗? 0* $ w(*  
因为不爱吃米饭,姥姥每次给我盛好饭都要颠颠颠把饭倒扣,变成一个“锅盖”,每次我都在饭桌前端正坐着等待姥姥的“锅盖”作品;记忆里跟父母第一次出远门旅行结果拍的照片都糊了,我的脸也哭花;那些年抄着我们最爱歌曲的本子,逢年过节孩子们的小型歌会…… W$c@C02<  
所以,不要再因为怕麻烦而一再取消带娃出游的计划,不要小看一顿精心摆盘的辅食、一次精心安排的家庭亲子活动,不要再看不起那些“穷讲究、瞎折腾”,就是在这些折腾里,孩子学会了感恩、尊重,留下了幸福和美好的回忆,也更懂得了时间和成长的意义。 c2npma]DZ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发现在家里“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3f`l 9  
最近看BBC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定居英国的妈妈,带着丈夫和一双儿女回北京过年探望父母哥哥。来之前她不忘让孩子们画了一幅全家人的画像,并且认真裱好千里迢迢带回中国。身患老年痴呆的老父亲手里接过那张“全家福”,目光灼灼泪水盈然。 M kz_.;3  
过年的一个个仪式, y }odTeq  
将心中的希望再度点亮。 5f-b>=02  
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如同咖啡里的一点糖,就能给孩子一个更有色彩的新年—— II\&)_S.4  
1.给孩子讲讲过年的意义和习俗,读读相关的绘本,做做传统民俗手工,比如剪纸。 cSb;a\el$  
2.让孩子拿起画笔,画一张年画。即便把家里弄得到处都是颜料又怎样?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价的。 4_R|3L  
3.拍一张全家福,不要只是放在电脑里,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夹在相册。 )% 7P?^>  
4.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流程。比如从“小年”开始,告诉他们糖瓜沾、扫房日、推糜黍、煮大肉、宰只鸡、把面发、蒸馒头,而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才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S0,\{j  
5.与孩子一起做一下年终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情,比如长高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读了哪些书......认真的记录下来。 x|6]+?l@6  
6.准备一个成长日记本,每年问同样的问题,记录孩子的回答。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谁也不许看,若干年后再一起打开,估计会感动到泪崩…… qyH -Z@  
有人说,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琐碎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 R?xb1yc7_  
来源 | 三皮皮家
YFO{i-*q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