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4阅读
  • 0回复

[档案]数字里的杭州地名之“二凉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最美,最美是杭州!
 

发帖
806
铜币
1897
威望
14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 本帖被 admin 从 浙里生活 移动到本区(2022-02-27) —
:u{0 M&  
   二凉亭其实老早就湮没了,但这个地名却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秋涛路汽车南站斜对面的一条小马路,现在属于上城区望江街道。 c+G: bb%p  
  二凉亭在候潮门外的江堤边,老底子杭人观潮的去处,每当大潮季节,涛涛白浪奔涌而来,那又咸又腥的潮头风裹挟着水汽杀进二凉亭,呼啸而去,茶桶滚得老老远。 W &4`eB/4}  
图自曹晓波
h& (@gU`A  
   杭州的极大部份风景名胜和旅游景点,都是围绕着西湖及西湖周边山水转的,沿袭至今似乎也就成了定论。不过,杭州老底子曾有一条以钱塘江为主线串成的景点叫“钱塘十景”。 说起“钱塘十景”,住在南星挢、复兴街、闸口、九溪一带的老人能一口气报出它们的名称:一线天、二凉亭、三廊庙、四眼井、五云山、六和塔、七星缸、八卦田、九里松、十亩田。从一到十的顺口溜,报得煞煞清爽,而且还会向你简单地介绍一番,言语间显得格外的熟稔和亲切,这里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二凉亭”。其实在这“钱塘十景”当中,真正与钱塘江贴得最近的也就是这座“二凉亭”。 -i'T!Qg1  
]T(O;y*m   
  现住杭州木材新村3幢的何钟炉先生告诉我们:“他们家以前就住在二凉亭边上,而他本人直到去胜利造船⺁上班为止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这地方。”何先生两手比划着说:“二凉亭就造在堤塘的塘坎上,石柱子、木结构的亭子蛮蛮大,石柱子之间都连着条石的凳子,凉亭的塘坎下面就是钱塘江,乘船过江的人都在二凉亭的船埠头等渡船,当年所谓的候潮门码头实际上就是这里。” Q[p0bD:  
v mOXB#7W  
  “那么你印象中这二凉亭到底有多少大?” xIrpGLPS h  
)B*?se]LJ  
  老何用手一圈:“解放初,我们住在凉亭附近的二十多份人家的煤风炉、缸缸灶都摆在二凉亭里的石凳上,烧饭、炒莱全在凉亭里做市面,这么大的一个公共厨房间也只不过占了半个凉亭,你们想想看,这二凉亭大不大?”说着说着,何先生拉我们走到木材新村的四岔路口说:“你们看,这条是秋涛路,路外面是木村新村,路里面是二凉亭小区,这岔路口的红绿灯正对着秋涛路中间的绿化带,这一块地方就是老底子二凉亭的位置,我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绝对不会弄错的。实际上秋涛路底下就是钱塘江堤塘,塘坎下面就是江水,咣嘡咣嘡地拍打着塘坎,站在塘坎上,水花都会溅到脸上来。现在的杭州木材厂,老底子就是卸木排的沙滩码头,我们小辰光还爬到木排上去剥过树皮,背回家里当柴烧呢。” <E BgHD)  
图“钱塘变迁”自杭州网论坛网友“歪瓜吴可”
Ik1,?A  
   何先生说得一点不错,八百多年前,现在的秋涛路当年还是一条防潮挡浪的堤塘。 jl2nR o  
4T9hT~cT7  
  早在唐代,候潮门外就建起了一个最早的驿站“樟亭驿”,当年杭州的老市长白居易曾为此写过一首《宿樟亭驿》的诗:“夜半宿樟亭,愁人起望乡。月明何所见,潮水白茫茫”。南宋时期,这里成为观潮胜地,从候潮门到樟亭驿还筑就了一条江沙铺设的车驾之道,专供帝王权臣及达官显贵来樟亭驿观潮取乐,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世事如潮,有起有落,这樟亭驿也几度兴衰而终遭废祀。 -& kQlr  
ZZE  
  不过这一江春水照旧还是奔流不息,褪尽了皇家气息的樟亭驿江边,倒成了上八府柴商木客及萧绍客商的主要水上码头。一年四季,沿江的木排、竹筏、柴炭不计其数;撑排的、烧炭的、背脚的,携家带口在江边讨生活。而那些经营木材柴炭的东家则生着法儿扩充地盘,于是,设渡口、修凉亭、搭仓篷、撑市面,一时间显得十分兴旺,从二凉亭到三廊庙江边,木材柴炭堆积似山,长衫客商、短帮山民、各路买主进进出出,其热闹景象绝不亚于当年樟亭驿观潮的皇家仪仗,金江干之名也就由此而叫响。 4W.;p"S2  
fu=}E5ScK  
  “二凉亭” 热闹了,过渡的、撑船的、贩运的,抲鱼的,反正大多数都是靠这条水路谋生的短帮客人,匆匆忙忙的脚步伴随着五花八门的方言,从二凉亭里穿进穿出。外加住在棚户区里的老人、孩子,手拿柴刀,一伙一伙地爬到木排上去“刨树皮”,一旦落雪落雨,这二凉亭也就成了他们的坐落场。 g#_?Vxt  
RQU5T 2,  
  曾担任过区政协委员的罗平儿先生从小住在离二凉亭不远的“萧公桥”,他说:“你们不要以为这地方偏僻,其实蛮有花头。光这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萧公桥就不简单,单孔桥拱特别高大,显得很有气派,桥畔建有万寿亭,桥下河水一头贯通中河,另一头有涵管可通钱塘江,源源活水长流不息,萧公桥前临“三廊庙”,后靠“二凉亭” (它的遗址应该在秋涛路小学内),单就这几点来说,二凉亭是个有积淀有故事的地方,只不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1959年),在拆除鼓楼的同时,这座二凉亭也被顺手拆掉,这故事也就讲不下去了,真当可惜呀。” %MP s}B  
%i%Xi+{3  
   星移斗转,时过境迁,八百多年前那条用作防潮挡浪的堤塘和建在堤塘上的二凉亭早已了无痕迹,映入眼帘的则是贯穿杭城南北交通的秋涛路及马路两侧高耸的楼盘、过往的车流和繁荣的街景,当年这偏僻的江边如今变成了繁华的城市中心。然而岁月不会老去,那种种过往的旧时景象沉积在这里,也深深地留存在杭州百姓的心底,它终究不可能被人们所遗忘,所以我想,二凉亭里的故事也不会就此而湮没。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江南最美,最美是杭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