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阅读
  • 0回复

[教育资讯]父母要学会放手孩子 让孩子大胆的尝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693
铜币
109594
威望
109437
贡献值
0
银元
-5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20
— 本帖被 admin 从 儿童资讯 移动到本区(2021-07-19) —
FMClSeO7  
P#XID 2;  
EB2!HpuQ3  
父母总想保护孩子,常听华人父母在小孩尝试要去做和同侪不一样的事之前,会先问:「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又或者权威地下令说:「不准这么做。」像这样「担心小孩失败」的想法,却是外国人眼中好「亚洲父母」的反应。年轻人如果有梦想,究竟为什么不能努力把梦想画大呢? 9&_<f}ou  
某次和美国朋友吃饭,我提及在〈换日线〉的文章被出版社编辑注意到,于是得到书约的邀请。 a6WI170^1  
「天啊!这太棒了!恭喜你!」朋友开心地对我祝贺。我继续说:「当我告诉我爸妈这个消息时,你知道吗?他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恭喜我,而是阻止我,因为他们担心我当作家会饿死」 1>E<8&2[L  
「你爸妈的回答好『亚洲父母』啊!」我朋友笑着说。 /q5v"iX]T  
我无奈地笑了笑,但朋友这句作结的话,却让我在回家路上不断地思索从小到大我所受的教育与社会氛围。 c%'RR?Tl  
每当我告诉西方友人或长辈关于我获邀书约时,他们眼里都透露出刮目相看的赞赏。这是对我书写能力的肯定,然而,为什么我的父母─或者是给人刻板印象的「亚洲父母」,并且某方面确实反映着教育方式的现实─在我遇到这个生活上「好的挑战」时,他们的首先态度不是恭喜我、鼓励我去尝试,而是阻止我呢? RkBb$q 9F]  
害怕「你受伤」的爱 3~ S8!nx  
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但这份爱让他们害怕我受到伤害,他们比我更害怕我自己的失败。于是从小到大,当我进小学被要求考资优班;私立中学时,我的爸妈直到我考上的那一刻前,都不看好我,不断地打听不同的学校,以做好我什么都考不上的准备。当我国三不愿意直升学校的高中部,想要跟全国考生一起考基测,看看自己有没有能耐穿上绿制服时,我的爸妈却在我交出放弃直升单前,慌张地说服我留在原本的环境就好,只因为他们担心我「考不上」。 :QB<?HaS'  
于是,在这样环境下的我、一心只想念医学系的我,终于在考本科时惨遭滑铁卢。由于太紧张又缺乏自信,我从指考第一科就开始搞砸,想当然尔,一间医学系也没有考上。落榜后,爸妈告诉我没关系,念别的科系也无妨,因为我是「女生」,人生安安稳稳地过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去试一次。 g'V>_u#(  
然而,固执的我,不愿意妥协。 TTt#a6eJ  
没有考上医学系的那一年,我不断地思考,高中在校成绩应该可以考上后段医学系的我,为何却落得一间都考不上?我反复想了又想才明白,那是因为我一直都不够有自信,以致于没有办法在最关键的那一刻,全心全意地相信自己做得到,而让恐慌与恐惧霸占了我。 8\5 T3AF  
于是我好好调整了心态,就算没有足够的自信可以成功,也不该在关键时刻先被恐惧给打倒。一年后,我终于通过考试与面试,考上了医学系。 yl1gx  
多亏考本科时失败的经验与反思,在日后给了我非常大的影响。我在那一年学会如何勇敢地在没有人看好的状态下,面对挑战带来的未知与害怕,更重要的是,我学会如何去抵抗「父母因害怕孩子受伤,所以先阻止孩子的爱」。 b{]z w pf  
因为是梦想,更应该把饼画大 IbP#_Vt  
回头想想我从小到大不断改变的「梦想」。小学时,因着父母的期待,梦想是「考上私立中学或资优班」;初中的梦想则是「穿上绿制服」;高中的梦想是「考上医学系」。如果我在面对挑战的时刻,一次次接受了父母害怕我因为失败而受伤的爱,我根本不会有穿上绿制服的快乐时刻,或是终于考上医学系的满足。 |,!IZ- th  
正如我的美国朋友所说的,的确很多亚洲父母都在孩子面临挑战前,先入为主地阻止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失败而受伤。某方面,这种爱是一种负面教育,隐讳地告诉孩子─你的尝试不会成功。 8$;=Uf,x  
学会了抵抗这样负面的教育方式,上了大学后,我开始做了很多大胆「跨出舒适圈」的尝试:因为想看哈佛的医学教育,在没有太多前人的经验帮助下,成功申请到哈佛医学院交换;因为想看看世界大型公卫组织的运作方式,拿到联合国和哈佛的面试,最后得到WHO与哈佛的研究机会。 Ct=- 4  
从高中毕业到现今的这十年间,在这些尝试后并且申请成功的经验里,我逐渐发现,不管旁人看不看好你、认为你做不做得到,你都不应该被这些人的想法给局限。如果你因为旁人的负面思考与意见被局限而不放胆尝试,那幺,你的最佳状态就只会是现在的模样,不会再进步了。于是,我在这些年逐渐体会到梦想应该要把它画大,唯有不断地把梦想放得更远大─那些你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在这个筑梦的过程里,你才能不断地要求自己比过去的你更进步。 ;[ u%_  
79xx2  
不管旁人看不看好你、认为你做不做得到,你都不应该被这些人的想法给局限。如果你因为旁人的负面思考与意见被局限而不放胆尝试,那幺,你的最佳状态就只会是现在的模样,不会再进步了。 O2f-5Y$@  
找出人生的Role Model ),ma_{$N  
来到美国做研究后,有次和朋友讨论到台美医疗环境的差别。我说在台湾,医学系毕业、当完住院医师,人生仿佛就只能当医生,一辈子只能有一种身份(工作);但在美国,医学系毕业、当完住院医师后,真的可以是件很过瘾的事,因为除了当医生,人生还有好多不一样的组合。在美国要念医学院,必须先拥有本科文凭,有些人在大学所念的科系并非与医学相关,我就遇过一群住院医师因为有工程师背景,帮助他们在进入医界后,结合了医学与工程两种领域,而发展了当今最新颖的「人工智慧」相关专利。 w &(|e <  
另外,你也可以在当住院医师的时候做科技创新,与Google工程师合作,用App、科技改善医疗服务;你可以去念商学院,把今后的目标放在成为医疗产业的CEO(据说在美国念了MBA后的医生就再也不会回医院工作了);你可以专门做医疗系统、基础医学的研究,之后当个医师科学家。除此之外,还可以进入医疗保险公司、药厂、大型公卫机构(NGO)、知名顾问公司如麦肯锡等工作。你的人生可以有好多种组合,而不是只有一种身份、一辈子专做一份工作。 i-6F:\;  
回头看台湾,我疑惑台湾学生为什么对未来没有这么多的选择?而我们的医学生在毕业后,对未来的想像是否也能如美国这么多元呢?如果没有,是我们的教育让他们对未来缺乏想像力吗? }7 c[Q($K  
然而,对未来缺乏想像力这件事,或许不能完全怪在台湾的学生身上,当你从来没有看过这些选择,或是你根本没有Role Model的时候,你很难可以凭空想像出未来自己会成为的模样。 2|}+T6_q  
以台湾医学界来说,如果没有人在医学系毕业后去担任医学顾问、直接去大型药厂工作,或是选择进入大型公卫组织(WHO、NGO等),就没有人创造这种工作需求、也没有人会知道自己毕业后还可以有这些选择,那幺,台湾的医疗结构就只会维持在医学系毕业后当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当完升主治医生这种单一模式。 |(q9"  
而且,整个社会与医学院毕业生对于医生的想像,就只会停留在「穿着白袍,在诊所或医院里穿梭」的那群人。以上所提的:「当你从来没有看过这些选择,或是你根本没有Role Model的时候,你很难可以凭空想像出未来自己会成为的模样。」这句话套用在其他环境下,多少可以反映出台湾整体的现况:年轻人从小过着罐头人生,鲜少放胆去想像自己的未来,在没有Role Model或是从来没看过别人过着不一样的人生时,很难凭空画出一块大饼,以勾勒出自己未来最想成为的样子,于是便屈就于现况。 b+&% 1C  
但,千万不要忘记了,台湾只是个在世界地图上的岛国,而世界这么大,大到足以容纳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想像,前提是只要你敢想像。 Y<Fz)dQo  
当「实践家」很重要,但当「梦想实践家」更重要从小,我们总被教导「脚踏实地」很重要。 h >s!K9  
「脚踏实地」是传统美德:为了要获得甜美的成果,必须按部就班的逐步完成每一道关卡。「不要好高骛远,即使有了一个超出范围的想法,也该正视自己的能力,不能只想着一飞冲天。」那是上一辈所教导我们的观念,但人是需要为「梦想」而活的,脚踏实地是一种执行方法,却不能扼杀每一个「梦想」的产生。虽然老人家总说,空口说梦话,但如果没有梦、目标,那幺,又该往哪个方向「脚踏实地」呢? A#95&kJpy  
因此,面对年轻人筑梦,我们不该只要求「脚踏实地」,毕竟这时候的他们想像力正丰富,更应该把梦想的大饼画大。把未来画出一个巨大的蓝图,然后慢慢地用人生去实践它。假如我们只专注在脚踏实地的框架下,没有靠着梦想的指引,这样停停走走,真的能走出一个梦想吗?这样是否也间接压抑了年轻人造梦的潜能? -Ty*aov  
4bn(zyP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X  .5aMm  
喜欢这篇文章   #R.-KUW: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C@L$~iG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