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8阅读
  • 0回复

[少年商学院]别让死背古诗毁了孩子的诗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557
铜币
8845
威望
883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16
K}Pi"Le@W  
   Yh;A  
yCye3z.  
o,y {fv:ki  
Zv1/J}+  
2W`<P2IA  
文 | 薛涌 |Q~5TL>b  
;ZLfb n3\  
美国Suffolk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 Q%RI;;YyA  
我们曾就“要不要让孩子背古诗”发起一次讨论,本文作者坚定地持反对意见,并从一个看到任何景色都能从脑子里搜出对应诗歌进行朗诵的聪明女孩讲起,细数死背古诗可能给孩子感受生活造成的障碍。观点独到,值得深思。 u!VY6y7p  
让孩子保持童心 IQ}YF]I;  
更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LfS]m>>e  
那是2004年的夏天。我们全家从纽黑文移居波士顿。我搭乘搬家公司的大卡车,五岁的女儿则和妈妈一起乘火车和我到新居会合。大家安然到达后,妻子兴冲冲地告诉我在列车上发生的事情。 ZGWZ2>k  
当时列车正驶过海边一片广阔的平野,铁路两侧随风摇曳的树在车窗外飞逝而过,仿佛是一行绿色的舞女。女儿惊喜地用小手指着窗外叫起来:“妈咪,那真是美丽,就像电影一样。那是一种破碎般的美丽!”(Mammy, they are so beautiful, just like movie. And it isa broken kind of beauty.)当时周围素不相识的旅客听到她的话,一脸吃惊的表情。有的还转过身来,赞许地把她好好打量。 :j!N7c{  
应该说,她的语言非常简单,而且不太规则。但是,“破碎般的美丽”一句,实在是点睛般描绘了透过飞驰的车窗奔涌进来的景色。 wo!;Bxo N  
[;i3o?\_I  
X=b]Whuv  
vn=0=(  
K"ytE2:3  
她的语言是和这景色直接撞击而产生的,其本身的幼稚和不规则也正好反映了她诗一般的原创。乃至妻子在对我这位不在场的父亲复述时,也让我身临其境、刻骨铭心。 _;5N@2?  
这一幕,体现了我们的教育哲学:让孩子的心灵自然绽开。 任何家长的雕琢,都可能是对这真率的童心的摧残。 X1~ B  
“教育妈妈”最擅长给孩子做模子 r)t-_p37  
什么是家长的雕琢呢?我不妨假设性地描述一个大家绝不感到陌生的景象: 2Y{r2m|o  
一个“教育妈妈”带着宝贝女儿乘坐同样了列车,列车穿过同样的平野。这位“教育妈妈”丝毫不忘自己的本职,手指窗外叫着女儿:“宝宝快看,外面多漂亮呀。你还记得咱们刚刚学的诗吗?”聪明的女儿马上朗声背出: {nmBIk2v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N u9+b"Wr  
“啊,宝宝真聪明!”妈妈骄傲地鼓起掌来…. !xZ`()D#  
lF1ieg"i M  
N]@e7P'9F  
qeZ*!H6-  
ig,v6lqhM  
应该说,那位母亲很有修养,很聪明,循循善诱,希望通过窗外的景色帮助孩子理解经典。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教育方法本身却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天生的潜能 v/DWy(CC  
孩子除了背诵了一段一千多年来世世代代都在背诵的古诗外,没有显示出任何创造力。相反,大人无意中用古诗捆住了她想象的翅膀。孩子不是触景生情、自由思想,而是按照大人镶嵌于其心中的框架来感受。 E@$HO_;&  
xYWg1e$k  
 'x\{sv  
#kDJ>r |&-  
J"RmV@|  
如果大家都这样培养孩子,孩子长大后也就千篇一律,难以特立独行。有时看中国的孩子表演节目,他们似乎很懂得大人眼中的“可爱”是怎么回事,而且非常熟练、本能地按照大人的期望来表现出“可爱”的样子,似乎是把自己的性格按照大人设计好的模子填进去的。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经常露出一丝早熟甚至世故。童心反而丧失了。 syLpnNx=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内在老师” <)9E.h  
我一直坚持,让孩子背古诗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教育方法。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背古诗的孩子都不行。相反,很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在各方面都优于他人,毕竟能背许多古诗的孩子,一般和大人的互动比较多,从父母乃至亲友那里得到的关注也比较多,心理自信,学什么也就都会比较快。 C")NN s =  
但是,如果家长愿意花大时间、大精力陪孩子,如果孩子有别的选择,他们会更宁愿和父母一起作游戏、谈天说地、甚至作家务事。这些活动,可能都是比背古诗更好的教育手段。 n<>/X_m  
Q |J$ R  
erZ%C <  
XB-l[4?  
HTUY|^^D  
蒙特梭利在儿童教育上的信誉恐怕是很难有人与之匹敌的。这位意大利女医生曾有一段经典论述:“教育并不是通过聆听词语而获得,而是孩子通过对环境的反应而形成的经验 BnLE +X  
这样所造就的不是一个学校,也不是一套教育方法,而是人本身,一个通过他的自由发展来显示其本色的人,一个有着显而易见的伟大品格的人。” < {dV=  
我本节开篇时的两个场景对比也正要说明这个问题:孩子本身就是一首诗,女儿是在没有任何大人的指导和暗示的情况下对环境作出的自然反应,“破碎的美丽”实际上就是她创造的一行诗句,只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作诗而已 ~C2[5r{So  
接下来假设的那位“教育妈妈”,则处心积虑地教孩子诗歌,但孩子除了重复别人外,并作不出诗来。孩子心中的“内在的老师”和“教育妈妈”这个“外在的老师”的高下,一比就能看出来。还是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好。 ;*E PAC+  
家长的天职是带孩子体验世界 2(sq*!tX  
那么,当把教育留给孩子自己时,家长应该干什么?当然不是无事可作。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心中的“内在教师”找工作——把孩子放在各种各样有益的环境中,让其心灵自发地感应。 ZvO,1B  
女儿两个月到十四个月这一阶段,我们全家住在日本的横滨市。家离海岸著名的山下公园很近。从一到日本起,我几乎每天都要带女儿到公园走一趟。因为海滨到处是海鸥,飞起来十分壮观。我希望这场面对她有所刺激。 Ni 5Su  
n*fsdo~  
*6%r2l'kZ  
Gj([S17\0:  
f)K1j{TZ  
记得我小时候和父母去颐和园时,第一眼看到昆明湖时那番美丽。我真的震惊了,自然也希望女儿能早点有这番经验。 ;;l-E>X0  
只是孩子实在太小,我经常还没有走到公园,她就在我胸前的婴儿挂袋里睡着了。我只好在公园里苦苦等着她醒来。而她真看到海鸥时,似乎也不如我期望得那样兴奋。我实在是搞不懂她小脑袋里的“内在老师”是怎么工作的。 'gwh:8Xc  
和孩子的这番经历使我认识到,比起我,她自己更懂得怎么教育自己,而且她还能教育我。我出行把她挂在胸前时总是让她脸朝前,以更好地观察外面的世界。 E#c ZM>  
<swY o<?J#  
dy*CDRU4  
.EQ1r7 9,  
#EdsB  
一次从一个购物中心出来,她眼睛一亮,头仰起来,两只小手上扬,嘴巴也不禁张开,仿佛是在惊叹:“哇!”我马上顺着她的眼神看去,面对的正好是广场上的一座巨大的抽象雕塑。那时她还不会说话。这大概是我观察到的她第一次对外界有如此激动的反应。 -J=N  
其实,这一雕塑坐落在我每天上学必走的路上,但我来去匆匆、从来没有太注意。女儿的反应,则使我开始仔细端详这尊雕塑,发现了其艺术气概。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不断地告诉我,这几个月的婴儿,确实比我敏感,心灵更加开放 u~a@:D/F{G  
Tn8GLn  
g{06d~Y  
/SZg34%  
9gokTFoN  
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她挂在胸前、脸朝前,在各种自然风景、城市广场和雕塑间走来走去。她心中自有“内在教师”给她讲解,比我高明多了 0FD+iID  
女儿长到三四岁以后,和成人建立了基本的沟通能力,我们有对她传授知识的机会了。但是,我们从来坚持这样的原则:万事让孩子自己先有经验,再自己找到结论,我们绝对不事先给她一个框框。做家长的,必须保持在孩子面前的谦卑以及对童年的崇拜。 Arb-,[kwN  
Nt'u; 0  
Fs EPM"&?h  
X>y6-%@  
Syj7K*,%bZ  
如果我们相信孩子是花朵的话,就让她自然绽开,也不要想当然地预期花开了后是个什么形状和颜色。用手去把花瓣掰开,即使一时能领略盛开的景象,那花也很快会枯萎。 gcf EJN4'  
还是回到开篇:孩子要是太早就被传授了“白日依山尽”、脑子被成人的知识框住,可能就丧失了自己的感知能力、说不出“美丽的破碎”来。 KZ)p\p<1  
填写调查问卷表       |CFTOe\ q  
       BAS3&fA  
       uEKa  FRm  
(*2kM|  
@z)_m!yV1  
(文/来源: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com) Fps.Fhm  
喜欢这篇文章   *z A1NH5  
看完留个言、点个赞、转发哦! 关注我,每天教你涨气质! ?rn#S8nNx<  
End

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